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6)
报纸(64)
会议论文(8)
学位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0)
宗教集要 (16)
地方文献 (10)
非遗保护 (9)
地方风物 (7)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5)
2012(20)
2011(27)
2010(19)
2009(17)
2007(6)
2003(6)
2000(4)
1996(11)
199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
江西社会科学(3)
抚州师专学报(2)
抚州日报(1)
发现(1)
国家电网报(1)
孔子研究(1)
汉字文化(1)
小学教学参考(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读书三到
作者:周广玲  来源:新湘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法  朱熹  宋人  熟读  有功  学习  运用  陆九渊  涵泳  宋朝 
描述:宋人朱熹读书有"三到":"要口到、眼到、心到。"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他还说过:"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这些读书法,都是非常好的,是我们在读书
社保应是“权益
作者:步凌云  来源:民主与法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保  权益  社会保险法  缴费年限  权利诉求  代表委员  征求意见  二审 
描述: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社保问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此前,备受瞩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在去年年底二审后,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共收到七万多件公民意见。其中,社保范围全覆盖、减轻缴费负担、降低缴费年限的呼声名列前三位,这些强烈的权利诉求,折射的正是对当下社保权利的
“反恐”首先应是预防
作者:张静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国“反恐怖”的框架结构就已经完成,但出于解决如何界定基础概念和设计特殊的反恐措施等需要,这部法律迟迟未出台。
默照禅:静坐守寂
作者:华方田  来源:三联竞争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默照禅  正觉  自我观照  曹洞宗  文字语言  文字禅  解脱  语言文字  禅僧  般若 
描述:文字禅虽然为参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随着它的盛行,其流弊也日益凸显.部分禅僧以记颂公案、评唱为能事,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全然忘记参禅的目的是为了求得身心解脱,而非一味追求文字语言的完美.面对这种倾向,两宋之际出现了纠正文字禅流弊的两种新参禅主张:看话禅和默照禅.
细品作家笔下的“凝”字之美
作者:戴之龙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  语言文字  音乐境界  中学语文教学  王安石  书写符号  卢延让  福楼拜  普希金  学习语言 
描述:恭,福楼拜要求表现事物只能选最准确的“一句”“一词”的苛刻,都有力地说明了作
关于七言绝句──病榻琐谈
作者:张白山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言绝句  七绝  语言文字  唐人绝句  王安石  琐谈  自然的音节  自然音节  《绝句》  杜甫 
描述:关于七言绝句──病榻琐谈
王安石《字说》的文献价值述略
作者:徐时仪  来源:文献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献价值  形声字  语言文字  说文  字义  文字学  汉字  声符  思想研究 
描述:北宋一代名臣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冶家、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经学家、文字学家。他所撰《字说》在当时曾一度奉为圭臬,独行于世,对一代人的思想产生过很大影响。时隔千年,
禅与艺术
作者:劳里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文字  语言障  王安石  不立文字  障碍  文学语言  音乐语言  文野之分  正确认识  诗人本身 
描述:二、语言、文字、技法 禅与艺术都需要真切的体验证悟,这种悟可以是长期修养的渐悟,也可以是通过一个似乎不相关的现象,偶然得之的顿悟。 禅绝不否定语言文字。所说的,“不立文字,不可言传,开口便错
积累了词语,该如何运用
作者:小灵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语  思想感情  语言文字  培养语感  积累  运用  中学生  审美情趣  文学修养  王安石 
描述:积累了词语,该如何运用
课外阅读应是一门重头课
作者:车兴新  来源:贵州教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  创新意识  阅读中  语文能力  创造性思维  语言思维  多角度  语言文字  创造性人格 
描述:课外阅读应是一门重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