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绝句的情感内涵与语言特色
作者:赵建梅  来源: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研究  中国  绝句  情感  语言 
描述:王安石绝句的情感内涵与语言特色
让虚假的美丽远离语言课堂
作者:朱华东  来源:师道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  语言  美丽  虚假  《泊船瓜洲》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王安石  学生  教师 
描述:近日,我听了一位教师向学生讲授宋代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这首诗。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想象体会。[第一段]
锤炼词句,让语言更灵动
作者:冯述田  来源:好家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言  灵动  动词  阳光  句式  自行车  词句  词语  选择 
描述:【一技】讲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王安石写过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那个"绿"字,使全诗增色不少。王安石在写诗时,一开始写出了"春风又到江南岸"的诗句,然后觉得其中的"到"
红楼景物语言绘颦儿
作者:邹光椿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牡丹亭》  语言  《红楼梦》  林黛玉  景物  出乎其外  景语  艺术形象  手法 
描述:之情。明代胡应麟则结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4)曹雪芹对于传统手法成竹在胸,《红楼梦》中多层次、多侧面地以景寓情来雕塑作者笔下的第一宠儿──林黛玉,让颦儿与景物语言如影随形似地浮现在读者面前
纯虚词是赏析语言的另一个抓手
作者:李筱俐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虚词  语言  赏析  抓手  注意力  形容词  王安石  “绿” 
描述:赏析语言应从实词、虚词两项着手,然而,人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实词上,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揣摩上,王安石一句脍炙人口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让人拍案叫绝,可惜忽略了其中的虚词。其实,王诗中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问题
作者:李忠敏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朗读法  语言  文本  陆九渊  语文教学  乡愁  作者  情感  济南 
描述:宋代大儒陆九渊曾说过:"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其所说的"涵咏工夫"即是对语言的品味。我们都知道文本其实就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本中的一字、一句都值得我们反复咀嚼,深入品味。在此
宋代的文字学
作者:李文泽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宋代  古文字研究  王安石  解字  俗文字  新附字  玉篇  字形  宋真宗 
描述:,在这一时代也没有产生如汉儒经学、清代小学那样的大家和论著。然而侭管如此,宋代小学的成就仍然不可低估。
王安石《字说》辑
作者:张宗祥辑录 曹锦炎点校  来源:福建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汉字  汉字  文字学  文字学 
描述:王安石《字说》辑
浅议王安石《字说》的文字学价值
作者:李燕杰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说王安石右文说 
描述:《字说》作为一部字书,以“右文说”解字,世多诟病,根据笔者的对比统计发现《字说》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对许多新字多有收录,释字全面详细,解释方法对比前代字书也有创新之处。
权阉的死穴
作者:吴钧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说文》  《周礼》  文字学  “寺”  称呼 
描述: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权贵集团的权力演变,有时可以从文字学的角度入手。 比如宦官,即太监,最早的称呼叫“阉”,“寺”、“竖”,这三种称呼的含义其实差不多,阉,“竖也,宫中阉阍闭门者”(《说文》),“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