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简说“先定体”
作者:刘荣林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教师  王安石  体制  写作规律  欧阳修  体裁  醉翁亭记  评论文章  精工  学文 
描述:宋朝倪思认为:“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写作假如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堪谓之矣。”刘勰讲:“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他们的阐释强调了按体制写作的意义,而按体制写作的前提
《宋鉴》的编刻与时政
作者:王学泰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士大夫  吕祖谦  党人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新党  新旧党争  道学家  密切相关  刊刻 
描述:《宋鉴》是南宋孝宗赵昚降旨编辑的一部文学总集,但自编迄就受到一些朝臣的批评、攻击,乃至使其不能刊刻。孝宗不得已下旨修订,终未能出版,结果民间抢先刊刻,这
陆游茶辑注:唐宋茶汇辑之二
作者:方健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游    枢密院  剑南诗稿  四川  绍兴  地方官员  自注  入蜀  王安石 
描述:官,在西北边陲参预军机,遍历蜀中胜地,爱其风物,诗思如泉,佳作迭出。为纪念这一生中难忘的辉煌生涯,陆游将其诗文集分别命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下简称《诗稿》、《文集》)。应召东归后,曾任福建提举常平茶事、礼部郎
穷措大的富贵与《革命文学》
作者:刘玉凯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革命文学  鲁迅  社会生活  杂文  笙歌  文学家  景象  敌军  晏殊  钱钟书 
描述:诚然是英勇的,但不过是一面鼓。即使是(?)鼓,倘若前面无敌军,后面无我军,终于不过是一面鼓而已。
巧嵌姓名入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姓名  小诗  唐代  太白  无花  林风眠  作家  大雨  冼星海 
描述:《诗人玉屑》卷二载,王安石有一首嵌唐代柳浑、李太白姓名的小诗:“老景春可惜,无花可留得。莫嫌柳浑青,终恨李
“乌台案”前后的苏轼
作者:杨胜宽  来源:宜宾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  二十年  王安石  宋神宗  合理建议  徐州  人生态度  政治斗争  湖州 
描述: 宋神宗熙宁十年至元丰二年(1077——1079),苏轼先后被差任徐州和湖州的知州。在此期间,其讥讽新法的诗文视杭、密时期已大为减少。即使表达对新法及其推行者的不满,批评锋芒已大为收敛,时常流露出无力逆挽的莫可如何之心情;而其合理建议不被重视的牢骚,对二十年仕途经历
张旭《桃花溪》:坏的定义
作者:杨牧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受降城  唐诗三百首  花溪  视境  静夜思  李白  李商隐  桃源  李益  王安石 
描述:绪,李白此诗远不如次要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从“密州”看苏轼的儒家思想
作者:孙兰廷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王安石变法  吕惠卿  熙宁  苏轼  密州  宋神宗  盗贼  孔子  知州 
描述:熙宁七年(1074)十一月初三,苏轼抵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至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离任,其间共两年。这两年写的近一百首,我们姑且称之为“密州”。本文试就“密州”,探讨苏轼的儒家思想。
谨谢逸之仁兄贺
作者:黄伟韬  来源:居正月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谨谢逸之仁兄贺
·武“鹅湖之会”:[朱熹、陆九渊、辛弃疾、陈亮]
作者:杨晓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鹅湖之会  南京 
描述:·武“鹅湖之会”:[朱熹、陆九渊、辛弃疾、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