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中学生的青春形象应是怎样的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政史地(七年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形象 流行文化 标准化 当代社会 学生家长 学校 冲击 现代中学 个性
-
描述:曾经,中学生以一种标准化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文化的冲击,这种形象受到了许多人尤其是广大中学生的质疑。那么,在当代社会,中学生的青春形象应是怎样的?在中学生、家长、学校各方
-
王安石诗歌论稿
-
作者:李唐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文学研究
-
描述:王安石的诗歌创作,以他独具个性的大政治家、思想家而兼杰出诗人的特有的艺术风貌,区别于前代诗人和同代诗人,卓立于宋代诗坛。 在中国诗歌史上,由“唐音”嬗变成“宋调”,王诗也以此起了重要的枢纽与奠基作用
-
晏殊诗歌校注
-
作者:汪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殊 诗歌 校注
-
描述:其诗常常语焉不详,一笔带过。 虽然晏殊在诗歌的创作成就上不及同时代的梅尧臣、欧阳修等。但晏殊作为西昆体诗风衰落且新诗风尚未建立的一段时期内的重要诗人,其人在文学创作上又对后世产生一定影响的文学家,是值得
-
王安石诗歌研究
-
作者:童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诗 诗歌 王安石
-
描述:王安石诗歌研究
-
王安国诗歌略论
-
作者:徐步乙 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国 诗歌 方回 纪昀
-
描述:面。总的来说,王安国是宋诗从新变到成熟的历程中一个过渡性人物之一,通过对其诗歌的分析为宋诗的发展史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
杜丽娘形象的悲情色彩解析
-
作者:王小丽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悲剧 原因 意义
-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传奇作品《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本文将通过人物形象对比,剧情分析得出杜丽娘人物的悲剧形象然后解析其原因,最后总结出杜丽娘形象的艺术魅力。
-
守法应是政府“第一形象”
-
作者:林治波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依法行政 守法 政府 执法行为 行政执法 形象 程序意识 解决问题 人民群众 法治意识
-
描述:政府带头守法,重要的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这是依法行政最直接的体现,也是人民群众最能直观感受到的政府第一形象。法律是讲程序的,钉是钉,铆是铆,不能乱来。因此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法的程序意识,最大限度地压缩
-
笔墨一二见精神:《答司马谏议书》中的王安石形象
-
作者:周洁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精神 形象 笔墨
-
描述:《答司马谏议书》虽非常简短。却体现了王安石对于事业的坚持、坚守和坚定。千年之后再读这封信,依然能窥见王安石的精神。德量汪然如千顷之陂
-
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
-
作者:宫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佛禅 诗歌 研究
-
描述:悟禅意,并自号“半山道人”。其对宇宙人生的感怀,亦达佛家的“真如境界”。从王安石诗歌作品中看,其受佛禅影响至深,在他现存的1700多首诗中,与佛禅相关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诗中可见其博大精深的佛禅
-
浅论晏殊诗歌的艺术风格
-
作者:李海燕 温晓晖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诗歌 艺术风格
-
描述:晏殊小令词,备受世人瞩目,研究之文满案盈箱。其诗歌却受尽冷落,其实晏殊的诗歌创作也有别具一格之处,成就明显。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当年晏诗声名盛大。之所以研究者甚少是因为晏诗大量佚失。本文将通过对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