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论“出新意于法度”的王安石
作者:梁燕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诗歌  诗歌  特点  特点 
描述:王安石的诗歌,立意新奇、讲究锤炼、多用典故、好发议论,有着与唐诗不同的风格,是宋诗特色形成的关键人物。本文对王安石诗歌的特色进行了探究。
从《牡丹亭》看传统文学的现代接受
作者:李艳萍  来源:大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期待视域  期待视域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 
描述:,从而揭示青春版大获成功的原因.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视野分析传统文学的现代接受现象.
李觏诗歌创作研究
作者:欧婷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诗歌  历史定位 
描述: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与李觏诗歌创作实绩并不相称,李觏诗歌创作研究还有进一步开拓的学术空间。本论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李觏诗歌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以期确立李觏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
飘逸的长发
作者:李浩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飘逸的长发》  李浩 
描述:乌黑的发髻从云雾中走来你的笑如朗朗的月光在我的心里照耀
咏雪
作者:吴澄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咏雪》  吴澄 
描述:【知识点简介】指那种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画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咏物诗大致可分为:描摹情态类,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托物言志类,这类咏物诗表面
一灶村
作者:徐春法  来源:诗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一灶村》  徐春法 
描述:用石头垒起 第一座灶台 开始煮海熬盐 于是 海水的成腥苦涩 渗透了 祖先的生活历程 也衍续流入了我的血管
乌江亭
作者:王安石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乌江亭》  王安石 
描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重庆文学的诗歌因子
作者:徐江  来源:红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发展  重庆文学  中国现代诗歌  三峡诗  巫山  范成大  自然环境  人文景观  王安石  山城 
描述:重庆,在中国地域文化和文学多样纷呈的今天,它始终占有一席亮眼之地。其中,为它的人文景观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就是重庆文学中的诗歌基因。在漫长的古代社会,诗歌作为正统,是社会民风的集中体现。
汤显祖诗歌戏曲比较研究
作者:朱亚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全集  临川四梦 
描述:上的特点有所揭示。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章从情志合一方面比较汤显祖诗歌戏剧创作中的相同之处和异同之点。汤显祖的诗论给传统的言志缘情注入了情感的生命活力,那些忧国怜民之作、思家念亲
刘绍踺诗歌
作者:暂无 来源:张家界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我累了 我的累 是等车的人群在火车进站时 蜂涌而上的慌乱 是脚手架上提着油漆桶的 工人依靠着墙壁点燃的一支香烟 是大街上汽车过后扬起的灰尘 是田野里耕作的农夫的一阵小盹儿 是医院里手术室外焦急的守候 是台灯下小学生写不完作业的鼾声 是千年柳树没法医治的颈椎痛 是倾盆大雨里匆匆赶路的行人 我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