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本课程应是启迪灵性的“鸡汤”
-
作者:兰玉婷 来源:中小学校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级课程 校本课程 研究
-
描述:创新,为发展办学特色提供了广阔空间。
-
2011年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
-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训练 古诗文 中考 注释 出题 表达作用 枫叶 特点 拟声词 王安石
-
描述:江陵愁望有寄(唐)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3.诗歌首句以"千""万"这些数字来写枫叶,有什么表达作用?4.后两句诗以流水作比喻,表现了什么?
-
系统完备,思想精深:论胡应麟小说理论研究的特点及影响
-
作者:陈丽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理论 研究 特点 影响
-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从整体而言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郑重审慎的研究态度、以文学艺术标准取代传统史家品评标准和传统与新变的矛盾挣扎.这些特点使胡应麟的小说理论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已表现出
-
虞集与元中后期江右诗文风气的变迁
-
作者:李舜臣 敖思芬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元中后期 江右诗文 平易雅正
-
描述:为乡邦诗史"三宗"之一。
-
王应麟与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嬗变
-
作者:钱茂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应麟 王应麟 1223 1223 1296 1296 人物研究 人物研究 王应麟 王应麟 1223 1223 1296 1296 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 研究 研究
-
描述:王应麟的史学思想。
-
《牡丹亭》助词研究
-
作者:赵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语语法研究 《牡丹亭》 助词
-
描述:”的用例。与“了1”的用例相比,“了2”的使用数量明显减少,在句法格式上出现了“动宾+了”、“动补+了”、“形+了”等九种形式,同时出现了与其他助词“得”、“着”等连用的情况。“来”的用例相对较少,使
-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语言特点之比较研究
-
作者:杨深林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语言特点 语言特点 基础文类 基础文类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
描述: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进的,所以政府作用至关重要。对比日本的政治现代化历程,可知晚清政府作用没有达到历史的高度。多维透析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历程,对于我们今天仍在进行的政治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
-
曾巩研究
-
作者:李俊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曾巩 1019 1083 人物研究
-
描述:曾巩研究
-
武安话入声研究
-
作者:贾莉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武安话 入声 舒化 舒声促化
-
描述:进行了调查,从历时的角度对武安话的入声进行了描写分析。文章最后分析了武安话里的舒声促化现象,希望通过对这些促化字的分析,为晋语区舒声促化现象的研究提供一些详实的材料。论文共五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
-
陈用光研究
-
作者:郑美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用光 桐城派 诗歌 散文
-
描述:又尽奇势。再次,作为桐城派文学在江西传播的典型个案,陈用光文学的创新性就体现在他身兼新城与桐城两地的古文传统,其诗文极具地域性特色。最后,陈用光对桐城派在江西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及拥有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