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千首课儿徒”:王森然和他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
-
作者:赵志伟 吴炜曼 来源:福建教育:中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文教学 中学 王森然 语文教育 诗 王安石 老师 研读
-
描述:文.不足以知国文教育。
-
见心与践心—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
-
作者:王振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芳 赤子之心 孝悌慈 打破光景 修正
-
描述:和践履的双重指向都归结到“孝悌慈”上来,而“孝悌慈”之道德依据源自个体禀赋于天道的“赤子之心”,“见心”便成为觉悟世人、成就圣贤的重要环节。“见心”既有对本心的自信,又包含本心“不容己”要呈现自我
-
农民住宅牵动书记心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三门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柯晶贞)5月4日,县委书记李浩带领县国土、建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亭旁镇杨家村蹲点调研,帮助落实杨家村农民住宅小区等相关问题。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邵全建陪同。
根据我县开展的“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县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基层蹲点调研活动的安排,杨家村是李浩书记蹲点调研联系村。一到村里,李浩就和当地
-
中秋:“月亮代表我的心”刘绍本
-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嫦娥奔月 任率英 作
描绘传统的民族佳节——中秋节的文化盛景,搬用这句颇含现代意味的歌词,真有不算般配之虑。但是仔细琢磨起来,这曲唱段却也能扣上古老的“天人合一”的节日主题,姑且这样吟咏吧。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按时令说,所以得名为中秋节,被国人视为团圆节和丰收节。据《
-
《诗考》
-
作者:王京州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家《诗》 《诗经》 王应麟 学史 逸诗
-
描述:王应麟《诗考》辑录韩、鲁、齐三家《诗》,《诗》异字异义及“三百篇”外逸诗,不仅是第一部三家《诗》的辑本,在《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体例完善,在辑佚学史上亦有筚路蓝缕的作用。
-
心之超越:陆九渊心学进路的构建
-
作者:苍虹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心之超越:陆九渊心学进路的构建
-
王安石变法心无百姓乱天下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大江东去
王安石变法毁誉参半,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看,结论甚至完全相反。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就一个——富国强兵,手段是只开源增收,却不节流省费,也不能开源与节流并举。如此一来,他的变革实际上是与民争利,小民哪里斗得过官府,徒有满腹怨气罢了。这种变法,不可能得民心。
新法不仅有民怨,士大
-
吴普心·吴溥新
-
作者:暂无 来源:江海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咏
顷读7月29日“书香”版赵鹏先生《神秘大藏家吴庭香与张謇》一文,就吴氏之名与字及其早年行止履迹一一详加考论辨正、还本溯源,读来受教匪浅。有关吴普心,近代印坛巨擘陈巨来于其所著《安持人物琐忆
-
张居正:“深心奉尘刹”(上)
-
作者:翁礼华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封建社会后期 王安石 改革家 起义军 朱元璋 秦代 明朝
-
描述:参加会试,中二甲进士,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见习官)。在明代,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明代宰辅(相当于今日之总理、副总理)170余人,源于翰林者占90%以上,故在当时入翰林者皆被人视为储相,相当于成了总理级后备干部,其前程无量。但张居正并不以这种进身之阶为满足,目击明中后期时局的败坏,深切的忧国忧民使他无意享受悠闲富足的生活。在同僚们沉醉歌台舞榭、吟风弄月的日子里,他却闭门谢客,攻读历朝典章,剖析政务,探索救国兴邦之道。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随着首辅高拱被无辜逐出中枢,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相当于今国家总理),终于有了大展身手进行改革的机会,直至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因病在北京去世,张居正主持国政达10年之久。前5年(公元1573年—1577年)张居正着重伸张法纪,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
-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开场诗和退场诗之比较
-
作者:陈志萍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开场诗 开场诗 退场诗 退场诗
-
描述:曲牌,也不再使用套语,而是直接概括剧情。两剧在开场诗和退场诗的运用上大同小异,这种"巧合"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内容决定形式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