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西施的魅力与功罪:对读几首咏西施的
作者:张仁健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施  特殊类型  王安石  咏史诗  越王勾践  政治后果  后世文人  历史人物  政治斗争  罗隐 
描述:史诗人们垂青的一个。西施,这位在越溪浣纱的美丽、纯洁、天真的村姑,一自被越王勾践作为“美女间谍”送人吴宫,便在国色天姿上抹上了一层洗刷不掉的政治斑痕。历来为数众多的咏西
忧郁的历史:与典——诗歌批评的策略与向度之一
作者:焦亚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批评  钱锺书  历史典故  古典诗人  语言观念  诗歌创作  王安石  外部世界  诗歌用典  刘禹锡 
描述:忧郁的历史:与典——诗歌批评的策略与向度之一
记忆的力量:与网——诗歌批评的策略与向度之二
作者:焦亚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锺书  中国古典诗歌  现实世界  诗歌创作  李商隐  王安石  语言世界  唐人  诗歌批评  王昌龄 
描述:赋归来看妇’,活画出董太太的可爱的笑容,两个深酒窝。”不料董听了这样的嘉赏,却并不领情,板着脸说:“跟你们这种不通的人,根本不必谈。我这一联是用的两个典,上句梅圣俞,下句杨大眼,你们不知道出处
塞上骑射是男儿——柳开《塞上》赏析
作者:孙利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代边塞诗  柳开  北方少数民族  尚武精神  王安石  唐王朝  北宋  唐人  宋王朝  刘克庄 
描述:,边塞诗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并且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尤其是在盛唐时期,高适、岑参等诗人以边塞诗著名,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派”。唐王朝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主流是和睦相处,促进了彼此的团结和交流,如文成
王安石《知人》
作者:吴小如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莽  孟尝君  郑注  杨广  周公  知人  两面派  小品文  北宋 
描述:王安石的一篇杰出小品代表作。两面派人物给人以假象古来就有,本不足奇。白居易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也已提到王莽,却是从正反两面说的,小人固然可以利用假象欺世,而君子也往往容易被误解
柳絮池塘淡淡风——浅议晏殊诗风
作者:刘乃昌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北宋前期  王安石变法  柳絮  风格与流派  梅尧臣  西昆体  范仲淹  转换时期 
描述:北宋前期右文重学,特别真宗、仁宗时代,社会相对安定,朝堂重臣多文章奕世之才。真宗朝到仁宗天圣末年(998—1032),是杨、刘风采耸动天下时期。仁宗天圣以后,涌动起欧、梅诗文改革新浪潮。晏殊正是介于这两种风气转换时期的文章名家。他小于杨亿十八岁,长于欧阳修十七岁。十三、四岁为李
王安石《明妃曲》(其一)
作者:张仁健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昭君出塞  史事  毛延寿  王昭君  意态  历史人物  封建社会  西京杂记  人生 
描述: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豆萁原型与中国文人的人伦之怨:古今三首豆萁比较赏析
作者:李怡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人  曹植  世说新语  郭沫若  诗歌研究  艺术原型  鲁迅  家文化  同根  王安石 
描述:开的解读赏析,则并不需要过多地介入这类纠缠不清的考证,本文从来就不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咏王昭君赏析
作者:陈南先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昭君  毛延寿  文学作品  汉元帝  昭君故事  王安石  我国古代  诗歌  咏昭君  立意 
描述: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演绎着。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西晋时避司马
词简义深——读王安石《委任》
作者:张慕勋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孟尝君  北宋  政治家  汉高祖  宦官专权  三公  汉武帝  议论文 
描述:、有据,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如果一篇议论文只是从道理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