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不豫道揆”思想辨析
-
作者:胡金旺 来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不豫道揆 大宰 小宰
-
描述:王安石认为大宰与小宰的职责要求不同,以道揆事是大宰的职责,而小宰的职责就是按照事情的规则来办事,与大宰首先和主要"以道揆事"的要求不同。因此,就说小宰"不豫道揆",这种思想显然是为新法的推行做张本
-
《唐百家诗选》与王安石诗学思想研究
-
作者:王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选本批评 编选体例 个案研究 地位与影响
-
描述:中小诗人的原因。第二章,是结合王安石诗学思想,对该选本所体现出的几个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其中也贯穿着对于诗选的选诗标准的探索。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除了王安石本人作品之外,他的选本著作也能很深刻的体现出
-
诗与史思想意境的交融:王安石读史诗浅议
-
作者:瞿林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读史诗 读史诗 史学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
-
描述:关于王安石的咏史诗,已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王安石的读史之诗,尚少有研究。其读史之诗,是通过阅读史书抒发自己对于重要史事或历史人物的见解,既彰显了诗的意境,也反映了史的思想,是诗与史思想意境交融
-
试论曾巩的经济思想
-
作者:张靖人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经济思想 经济思想 节用裕民 节用裕民 钱荒 钱荒 荒政 荒政
-
描述:曾巩以文章鸣,被后人称为醇儒。近年来对曾巩的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往前推进了,以往局限于文学史中的曾巩研究的局面有所改变。曾巩以儒家理念为思想基础提出了"节用裕民"的主张,并在钱荒、荒政、基建方面提
-
南宋四洪的思想和学术进退:宋代士人的别一种思想和政治生态
-
作者:周膺 吴晶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士人 王安石变法 朱熹 洪迈 南宋 学术建树 思想 陆九渊 历史世界 洪皓
-
描述:却在种种进退之间实现本有的经略之志,并且较大程度地保全了自己;他们没有"中兴四将"那样的抗金作为,也不是"和议"派干将,但因时度势以"和战"两种策略应对面临的问题;他们的极可贵之处是始终秉持恒定的处世原则和价值标准,这就是孟子意义上的民本观念。
-
试论王安石晚年诗歌中的艺术特质
-
作者:郑军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特质 闲淡 傲啸山林 复杂思想
-
描述:而这一切,又都与个人的特性融合,成为宋代文化的组成部分.
-
试论黄山谷杂体词
-
作者:刘建发 刘尊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独木桥体 黄山谷 体词 杂体诗 集句词 王安石 词体 浣溪沙 苏轼
-
描述:杂体诗或可追溯到汉武帝时的《柏梁联句诗》。到了宋代,不仅杂体诗很盛行,而且杂体词也开始出现。这类不同于正体的杂而新的词体,之前没有人做过系统的整理,还没有总名,罗忼烈先生在《宋词杂
-
王安石政治法律思想批判
-
作者:杨师群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先王之政 摧抑兼并 与民争利 儒体法用
-
描述:危机。王安石相信在这个君主国家体制之下,专制权力能够对私人利益为所欲为发号施令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人民的共同渴望和需求,相信朝廷与官员能够"为人民服务",丝毫认识不到官府权力膨胀的可怕性,最后使改革
-
王安石的茶故事与法思想
-
作者:暂无 来源:甘肃法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域少主
宋代彭乘著的《墨客挥犀》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王安石当翰林学士时,有一次去拜访当时的点茶大师蔡襄,即蔡君漠(宋代茶书《茶录》的作者)。蔡襄久仰王安石大名,想在茶艺上得到他
-
王安石法律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法院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中国古代官吏身兼执法和司法重任,其法律素养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对官吏法律知识的要求一直是忽略的,自汉代始,官吏选拔和任命条件中,忠诚第一,次则看其对儒家经义的掌握程度,任职者法律素养的高低很少考察涉及。隋唐科举制设立之后,虽有“明法”一科算作给法律考试以一席之地,但它在诸科之中极受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