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五记
作者:马兴荣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调啸  晏殊  林外  莺啼序  龙松  凌廷堪   
描述:丛谈》卷九《纪事》四误龚鼎孳为龙松先生。⑥凌廷堪生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中进士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⑦《系》是一部空前的大型著。它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但它也存在许多问题。
《周礼》名物研究
作者:刘兴均 宋永培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名物  中国  古汉语 
描述:《周礼》名物研究
再论淮海
作者:徐培均  来源:词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淮海  身世之感  境界  佛家思想  道家思想  作者  林苑  落第  汴京  王安石 
描述:,似不应离开他的诗,也不应离开他的文。现在试结合淮海诗文探讨一下淮海
秦观对婉约创作的贡献
作者:马文彦  来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  人之词  王国维  欧阳修  李清照  花间词人    秦观  《介存斋论杂著》  晏几道 
描述:秦观对婉约创作的贡献
王安石“使辽”及“使辽诗”考
作者:赵克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送伴使  使契丹  送伴诗  使北诗  使辽诗 
描述:王安石一生只曾于宋仁宗嘉礻右五年(1060)春作为“送伴使”伴送契丹使者还而至宋辽边塞,往返途中写有《伴送北朝人使诗》纪其行。王安石虽然也曾两次被命出使契丹,但皆辞行,改命他人代往。王安石“使契丹”并写有“使北诗”即“使辽诗”一说始自南宋李壁,纯系误解,然却一直沿袭至今。
晏殊珠玉译评
作者:单芳  来源:甘肃文化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晏殊珠玉译评
晏殊的抒情视阈及审美意趣
作者:单芳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抒情视阈  审美意趣 
描述:风清新闲雅,意境澄明圆静,在宋初苑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
试谈晏殊《珠玉》的修辞手法
作者:陈俐  来源: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珠玉  修辞手法  白描  设色  婉曲  直说 
描述:《珠玉》是宋初词人晏殊小令创作的结集,也是我国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从修辞的角度看,其表现手法主要有三:一是既善于点化旧文,又能自铸新词,别开生面;二是既长于白描,又工于设色;三是婉曲
通往回归之路——论晏几道及其
作者:涂育珍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忆  晏几道  《小山 
描述:《小山》反复出现一个主题;回忆。回忆这一心路历程转而成为《小山》创作的心理态度。晏几道在回忆中寻找和反省生命的寄托和意义,自我放逐于感伤的回归之旅。这使得晏几道的精神特质及小词创作都具有了个性化
“情中有思”的李璟——谈李璟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赵慧慧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璟  女性  女性形象  文化底蕴  个性特征  晏殊  感情境界  望江南  叶嘉莹  诗词意象 
描述:到每一个人的每一份作品,却是千人千面,大相径庭,各人有各人的“情中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