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诗赏析 北陂杏花(七绝)
-
作者:沂之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赏析 宋诗 绕花 七绝 雪花 路边 胜过 春风 失败 王安石
-
描述:宋诗赏析 北陂杏花(七绝)
-
词与曲的分与合:以明清之际词坛与《牡丹亭》的关系为例
-
作者:张宏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 词 曲 曲 辨体 辨体 明清之际 明清之际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现。王士禛本人在对《倚声初集》中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也非常称赞词与《牡丹亭》所发生的种种联系。这说明,王士禛和他的同时代人,虽然具有辨体的迫切性,但长期的惯性和操作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使得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因而提醒我们要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来进行讨论。
-
从李氏父子到晏氏父子:词体的文人化演进初探
-
作者:杨雪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殊 词 诗化 词体
-
描述:本文选取了李煜父子和晏殊父子,从这两对父子作家词的创作中探讨他们对于词体的拓展,从而得出词体文人化演进的线索及晚唐到北宋词风的嬗变.
-
暮春怀人 触景伤情:翁宏《春残》赏析
-
作者:张善存 孙莉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子 落花 相思 内心世界 赏析 清代 独立 雨燕 晏几道
-
描述:春残翁宏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这首五律主要写春末女子相思怀人。题作《春残》,给人以萧条衰败之感,而诗意大致由此展开,兼以写人,相互映衬。首联直接点题,并彰显题旨。"又是春残也",起句突兀,意蕴丰富。转眼间又到了暮春时节,表面点
-
同为“咏柳”,态度各异:两首“咏柳”诗对比赏析
-
作者:应允兰 来源:语数外学习(初中版八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柳 贺知章 赏析 柳树 态度 曾巩诗 春风 咏物诗 碧玉 剪刀
-
描述:【原诗再现】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诗句译文】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
-
2011年(第154—159期)总目录
-
作者:暂无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文选题 作品解读 王安石 赏析 治学方法 学术原创 顾太清 写作特点 周勋初 唐诗
-
描述:名家治学 吴小如先生教我读杜诗 谷曙光(二·9) 周勋初治学经验谈之一 扫除迷障 培育根本——我为什么要写一组治学经验 周勋初(五·3) 周勋初治学经验谈之二 授业问难 教学相长——一位师门熏陶下的摸索者 周勋初(六·3)
-
黄松坚作品《承前启后》之赏析
-
作者:暂无 来源:佛山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黄松坚其作品整体上看是一座山,山上雕刻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代领导人的头像。
这尊“四伟人山”的造型设计参考了红军长征经过的那几座山峰的形象,同时还参考了“五岳之首”泰山的雄伟气势。
作者通过借鉴汉代雕塑的团块结构和西洋雕塑的块面结合,塑出了一种“近看有形神、远看有气魄”的独特
-
功能对等理论下《牡丹亭》英译本赏析
-
作者:柯文婷 来源:海外英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 汤显祖 汤显祖 白之 白之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的版本,该文通过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赏析白之《牡丹亭》英译本的翻译艺术。
-
高考诗词赏析题解答四忌
-
作者:兰海林 来源:快乐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观题 诗歌形象 诗歌鉴赏 诗词赏析 评析 艺术手法 思想感情 晏殊 画眉 阅读
-
描述:诗歌鉴赏大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这样有利于测定学生实际鉴赏水平,但同时也最容易暴露学生们在鉴赏方面的问题。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四忌。忌一:只译不议,以释代析原题:阅读晏殊的《蝶恋花》,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情景交融的佳作:晏殊《破阵子》赏析
-
作者:黄鑫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破阵子》 情景交融
-
描述:情景交融,是诗词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对《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赏析,可以体会大晏词借助这种手段创造出温润秀洁、含蓄蕴藉的风貌与幽深绵渺、浑成雍容的艺术意境,更好地品味《珠玉词》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