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小山词》的对句法
-
作者:林丽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晏几道 宇野直人 主人公 探索与发展 散文性 艺术空间 词创作 玉楼春 鼎足对
-
描述:浅论《小山词》的对句法
-
宋人佚词一首
-
作者:彭国忠 来源:文献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佚词 宋人 东风 丞相 唐圭璋 宋词 词话 无名氏 漏收 晏殊
-
描述:宋人佚词一首
-
澳门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
作者:华方田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佛教 澳门宗教 佛教组织 禅院 临济宗 曹洞宗 大汕 民间信仰 岭南 净土宗
-
描述:高潮的出现,皆与中国内地的局势息息相关。澳门佛教的主要宗派是禅宗和净土宗,倡导禅净合一、禅净双修是澳门佛教的主要特点。
-
明清辨伪学的发展
-
作者:牟玉亭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伪学 《考信录》 《左传》 胡应麟 古文尚书 《古今伪书考》 考辨 《周礼》 明清 《史记》
-
描述:、政治、科学等各个方面,鱼目混珠,真伪难辨。要科学地利用古籍,首先就要辨别古籍的真伪。古今学者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因此,在文献学史上,随着伪书的产生,就开始了辨伪的历史。从先秦时期学者不自觉的疑古,到汉代之后学者自觉辨伪,辨伪学家代代层出不穷,汉代司马迁对《史记》的去伪存真,刘向、班固在目录学中的辨伪工作,王充作《论衡》,其中,《书虚》、《儒增》、《艺增》、《刺孟》等,都是辨伪的突出篇章。唐代刘知几著《史通》,在《疑古》篇中对《尚书》、《春秋》、《论语》等书提出十疑,指出孔子删定的《春秋》「未谕者有十二」,「虚美者有五焉。」指出这部经典是因袭旧文。这种对史书权威进行批评的无畏精神,激励了后人。中唐柳宗元,是唐代有意为考辨诸书真伪及写作时代而从事著述的第一位学者,他写了很多辨伪史篇论著,如《辨列子》、《辨文子》、...
-
简论晏殊欧阳修的词学观及词作风格
-
作者:邱昌员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词学观 词作风格
-
描述:发展方面,开了“雅词”之先河。尤其是他们对人生、生命意义的感悟、喟叹使词作表现出厚重的思致性,初步开发了词体抒怀述志的功能,对苏轼“以诗为词”和豪放词风的创立是有深刻启示的
-
略论苏轼词的艺术特色
-
作者:于立杰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王安石 自然山川 艺术特色 豪放派 政治气候 特写镜头 产生共鸣 艺术风格
-
描述:苏轼,北宋初人,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书法家、诗人和词人。他的词较之于其诗表现了更大的艺术独创性,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内容,开辟了豪放派的词风
-
云居寺景物对纳词联
-
作者:崔大年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弃疾词 贺铸词 云居山 石经 晏几道词 景物 吴文英 梨花 苏轼词 秦观词
-
描述:北方巨刹云居寺,建于隋唐,辽代初具规模,已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隋代静琬法师创刻石经,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代,绵延一千余年。刻经一万四千余石,藏于山上山下。并藏纸本经二万余卷,藏木版
-
晏殊词的夕阳意象
-
作者:肖锦川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意象 夕阳 王国维 《两宋文学史》 死亡情结 叶嘉莹 《珠玉词》 诗化之词 《文心雕龙》
-
描述:晏殊词的夕阳意象
-
浅谈北宋晏欧词
-
作者:黄健保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江西词派 北宋 晏殊词 冯延巳 珠玉词 花间词 词风 理性 风格
-
描述:。在这点上,他不仅继承了冯延巳的词风,而且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理性通达。请看《浣溪沙》:
-
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
作者:张建营 来源:宗教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教 工作 社会主义社会 石家庄市
-
描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