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中文化含义的英译处理
作者:刘玉玲  来源: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 关键词:《牡丹亭》;文化含义;翻译 [ 中图分类号]: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5-0062-01 本年度有幸拜读了曼
王安石的经学观和他的
作者:焦宝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经学  经学      创作  创作 
描述:的重要词人。从王安石的经学观来关照其学观,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王安石。
李清照的艺术风格简析
作者:邓崇进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赵明诚  历代评论  晏几道  艺术风格  归来堂    相思  精炼  生活 
描述:旷代才女李清照的清而自然,令历代评论家赞不绝口。她是遵守着的一切规律而创作的。她一面重视音律、精炼字句,一面又赋予以真实的感情。在风格上,她的接近于李煜和晏几道。她个人生活境遇的变化,在
试析晏殊的意境
作者:姜永宾  来源:学周刊A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意境  理性  隐忍 
描述:晏殊是我国史上一位独特的词人."太平宰相"的身份也许是文学创作的不幸,然晏殊却能凭借个人的才华,于富贵中开创一片新天地,这正是他得以成功之处.学者们历来对晏殊的评价离不开"富贵"二字,本文试图
诗意消遣的文人自娱
作者:韩国彩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晁补之  士大夫阶层  北宋  财政困难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  黄庭坚  党争 
描述:北宋后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非但没有解决与高度封建集权相伴而生的政治腐败、军事无力和财政困难,士大夫阶层由于政见不同、议论相异而形成的党争却愈演愈烈。如果说王安石变法初期产生的新、旧党争还具
论晏几道的涉酒
作者:曹柯新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美好生活  情感  回忆  人生感  个性  黄庭坚  爱情  字里行间 
描述:感伤怀旧的特点.历代的研究者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小晏"伤心"、"苦情"的特点,并有颇多论述.
从《小山》看晏几道的女性化气质
作者:邓志敏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令  小令  拟女声  拟女声  爱情主旨  爱情主旨  细腻  细腻  女性化气质  女性化气质 
描述:晏几道一生只留下一本<小山>,但该书在中国史上演绎出其独特的风格.文章从其敢于直白男人的爱意,以描写爱情为主旨,典型的女性化细腻、敏感等方面,分析了晏几道的偏女性化气质.
文杏牡丹自不同:论二晏之异
作者:唐红卫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描述:二晏父子迥然不同的个性和遭遇导致他们作中抒发的情感大相径庭。从二晏作的字、句、篇三方面均可以看出,作为理性的诗人和人生的幸运儿,晏殊抒发的常常是带有人类普遍规律的闲愁;作为纯情的人和人生
“铅华销尽见天真”的《小山
作者:王芳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  感伤  多情 
描述:晏几道是北宋小令创作的最后一位大家,他的《小山》在中国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作中的锐感多情的特质,是由其独特的出身经历及敏感多情的个性决定的,尤其是晏几道的爱情,感伤怀旧,痴情怨绝,真挚动人
冯延巳与晏殊的“闲情”
作者:李莹 连国义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闲情  史演进 
描述:晚唐五代词确立了以言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要眇、婉约为美的审美规范。南唐词人冯延巳的《阳春集》是其代表,对宋初晏殊的《珠玉》创作影响深远。二家作品中的“闲情”在伤春怨别的表相下用顿挫含蓄的笔法抒情、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