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学习来贺 实干兴合河
作者:暂无 来源:新乡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作为一名曾经在新乡县七里营镇工作过的基层干部,在学习长篇通讯《中国村魂》之后,回忆起与书记交往的点点滴滴,使我对来贺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感到深入学习和弘扬来贺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小山探微
作者:高士帅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  痴怨基调 
描述:造出凄迷哀怨、冷清孤独的境,从而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并且由此奠定其在小令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苏轼的文化精神
作者:钟鸣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欧阳修  苏轼  中国历史  王安石  独特意义  司马光  范仲淹  中华文明史  文化巨人 
描述:是随着这一代人成长、成熟起来的公元11世纪是中华文明史中最有独特意义的一个时期:文化巨星们的同时出现,盖过了这个王朝的光芒。当我们
晏殊的梦
作者:刘相微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描述:晏殊是北宋前期词坛领袖,是宋词发展的开路人之一。在晏殊现存集《珠玉》中,晏殊抒发了作为士大夫特有的情感以及对于岁月流逝的无限思考。而这种“情”与“思”在晏殊的梦中表现的尤为强烈。
冯延巳与晏殊的异同
作者:廖克平  来源:办公室业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异同 
描述:冯延巳和晏殊都是位及人臣的词人,他们年代相距不远,且在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冯延巳与晏殊有微妙的异同关系,现从词人的际遇和风特点作异同分析。
小晏的“诗人句法”
作者:伍三土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黄庭坚  句法  北宋词  晏几道  浣溪沙  白居易    惆怅感  李商隐 
描述:和由此带来的惆怅感伤,感情真挚,“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黄庭坚《小山词序》)。
“幽夐”等应是规范
作者:崔山佳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规范  语料库  鲁迅  符合实际  翻译作品  人民日报  语言事实  现代汉语词典  蔡东藩 
描述:"幽夐"比较生僻,一般的读者难以理解,这是符合实际的,
论晏殊的生命意识
作者:刘铸  来源:文学教育(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生命意识  及时行乐 
描述:晏殊清丽淡雅,温蕴秀洁,但雅致里不乏闲愁,和婉中满是嗟叹。他愁人生无常,生命短暂,他叹离多会少,欢娱无多,处处透露出无可奈何的生命意识。
蔡正仁依弘将“再现”昆曲《牡丹亭》(附照片)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上海昆剧团,依弘(右)与蔡正仁一起“打磨”新戏,修饰唱腔,调整身段。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讯 (记者吴越)一声“姐姐”,昆曲艺术大师蔡正仁向着比自己小了30岁的青年京剧名角依弘低
依弘邀蔡正仁保《牡丹亭》“昆味”
作者:  朱良城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去年,依弘《2012版牡丹亭》的上演,因提高了调门引发广泛争议,被指“昆味不正”。时隔一年,在听取各方建议后,依弘将再度跨行挑战《牡丹亭》。而这一次,为力保“昆味周正”直接邀请著名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