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在历史与传说之间:以何文渊传说为
作者:邱国珍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  传说  大传统  小传统  族群认同  历史记忆  何文渊 
描述:是温州民众对当地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传统社会里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思想互动,使中国文化具有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
谈“模型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张胜平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知识  引导学生  模型法  历史模型  环状模型  历史事件  王安石变法  图模型  德国 
描述:史教学的效率,展现历史教学的价值和魅力(如图1)。
名句溯源辨考两
作者:郑苍钧 郑钦南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滕王阁序  王安石  辨考  王勃  溯源  名句  初唐四杰  无不为  都督  李白 
描述:一凡读过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滕王阁序》的人,无不为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所倾倒。滕王阁之所以叫滕王阁是因为这座名楼是滕王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第十九子)在高宗永徽四年(653)任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廿二年后,即
解读秦观诗歌:以佛禅诗歌为
作者:田泳锦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观诗  诗歌语言  诗歌创作  佛禅  王安石  佛教  不同角度  苏轼  淮海  诗与禅 
描述:歌语言柔美、善于抒情的特质。从总体观照的层面看,秦观诗歌确实有别于"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典型宋诗风格。但从秦观各个时期具体的诗歌创作来考证,结论却大不相同。
周在浚及其研究
作者:姜晓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在浚  梨庄  花之词  悲凄清丽 
描述:在辑书、注书、刻书、藏书和家唱和词选编纂等方面的尝试。第二章为周在浚的家学以及交游考述。以其曾祖父、祖父、父亲以及兄弟们的学养及成就作为切入点论述造诣丰厚的家学,同时又从他与遗民唱和和遗民诗文集
范仲淹王安石比较论
作者:房日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范仲淹  政治家  豪放  创作  庆历新政  婉约  研究成果  政治革新  北宋时期 
描述:范仲淹与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主张并主持了当时的政治革新。范仲淹在仁宗朝,拜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为守旧派所阻挠,半途而废。王安石在神宗朝几次拜相,推行新
论晏殊的祝寿
作者:涂小伟 汤玉洁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祝寿  超越 
描述:作为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寿的词人,晏殊的祝寿却不为人所重视,前人大都持否定的态度。考察他的28首祝寿,在祝寿的对象,寿的内容和主题,艺术表现力等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和开创。词人以他特有的敏锐感觉
《小山》的情感世界:痴情
作者:张光辉  来源: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情感世界  晏几道  痴情  有情痴  陈廷焯  北宋词  晏殊  相思   
描述:晏几道,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太平宰相晏殊第七子。世称"晏小山""小晏",存世有《小山》。古人有云:"人间自是有情痴",我们的词人晏几道也是一位痴情的文人。有人说
王安石咏史简论
作者:付大霞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  《桂枝香·金陵怀古》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描述:为艳科的藩篱,一洗五代之风气,为宋词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小山浅说
作者:杨宛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  赏析 
描述:的发展史上,北宋前期,令处在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阶段。晏几道的《小山》在史上尤其是在令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风上承李煜,下启清照,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其"叙其所怀,期以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