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平正温雅:曾巩散文风格
作者:喻进芳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风格  散文风格  平正温雅  平正温雅  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  道德涵养  道德涵养 
描述:因此只有将其文学创作的理念置于全部人生思考的背景中去考察,才能真正把握其文章风格。曾巩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对儒学作出了合于自己人生态势的解读,也就是说,他的人生思考和行动轨迹基本对应着他对儒学的思考
罗稚川考
作者:孙丹妍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画  北宋  作品  江西  虞集  元代  风格  画风  唐棣  朱德 
描述:罗稚川是元代传承北宋李郭画风的重要画家之一,然而由于画史资料匮乏,作品罕有流传,他不像当时秉承同一风格的唐棣、朱德润以及曹知白那样为人熟知。事实上,从现有的作品来看,罗稚川有些地方比他们更加忠实地
《牡丹亭》续探考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续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
王安石 直面现实 改革家
作者:西江月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  中国历史 
描述:唐的四分之一。而且与之对峙的政权全都强横雄壮,堪谓“强敌环伺”。宋太宗赵匡义两次北征大辽,均以大败收场,主动征讨的结果换来对契丹人的屈膝求和。明人章衮在《书临川文集后》中有一段话,精辟地描述当时的状况: “宋之有天下,燕云尽失。契丹已强于北,元昊继起,兵力又夺于西。不能数战,则其势不得不出于求和。转输金缯,每岁不赀。卑礼甘言,惟恐挑祸。汉之文景,国辱而民不困,时则有文景之辱而无文景之利,此盖凛然不可恃以常安之势也。” 与顽固派较力 王安石生活的真、仁、英、神四朝,比起高祖、太宗时期,每况愈下。 真宗之初,便有澶渊之盟,每年向辽贡奉大量银帛。为国防计,北宋养了一支一百多万人的军队,军费开支竟占政府岁人近八成之巨。而这支庞大的军队却毫无战斗力,骑兵不会骑马,水师不习水战。
试论宋人关于孔子“”、“修”《春秋》的争论
作者:张尚英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春秋  王安石  宋人  疑古  孟子  张载  批判  封孔  史官 
描述:"孔子与《春秋》的关系"是《春秋》学史上的重大公案,学者们根据自己的学术主张与所处时代的政治、学术、文化等需要,各抒己见,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
谢逸研究
作者:朱开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逸  题材内容  风渊源  江西诗派 
描述:反映了谢逸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第三章,对谢逸从艺术上进行分类探讨。谢逸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本章从谢逸的艺术手法、艺术风格及渊源三方面进行论述。结语,从总体上对谢逸在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定位。
论小山的童话意境
作者:蔡雯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  童话 
描述:精神趋于一致。以童话的视角来看待晏几道的,可更好理解和概括其个性精神和独特意境。
论辛弃疾的艺术特色
作者:范汀霏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满江红  辛弃疾  艺术特色  作者  孟浩然  英雄  色貌  作品  女子  王安石 
描述: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的一位重要词人。王静安先生就曾经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称赞他说:"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
人间
作者:李肖韵  来源:中学生优秀作文: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间画》  中学  作文  李肖韵 
描述:没有来由地,喜爱总比喜爱诗多一些,因而总会孩子气地故意把“唐诗宋词”硬是读成“宋词唐诗”,好像这样一来主次关系就得到了体现,心里就会高兴很多。但其实对于,我实在不敢称自己有多么独到的见解
晏殊一首
作者:周延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晏殊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