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名物”的定义与名物的确定
作者:刘兴均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物  名物  周礼 
描述:类,还有作为变例出现的官爵、乐舞、贡赋、妇功等4类,共18类
谈谈如何读淮海
作者:徐培均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淮海  宋本  黄庭坚  苏轼  风格流派  毛晋汲古阁  王安石    版本  联系词 
描述:之风格流派,尽管千姿万态,然总而言之:"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以婉约为正,故东坡称少
《珠玉》校笺本辨正
作者:胡迎建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校笺  杨万里诗  秋蕊香  金缕衣  王维诗  《破阵子》  欧阳修  《招魂》  新鲜事 
描述:《珠玉》校笺本辨正
关于“名物”的定义和名物的界定
作者:刘兴均  来源: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物  名物  《周礼》  “贾疏”  传统文献 
描述:“名物”曾经作为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受到学人的重视。然对什么是“名物”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本文拟通过对先秦传世典籍有关“名物”的记载的分析得出“名物”的确切含义,弄清名物指称的特定范围,为名物
珠玉:诗意的生命之光
作者:陶尔夫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诗意”  晏殊  词人  《破阵子》  古诗词  季节变化  《蕙风词话》  欧阳修  内心活动 
描述:“珠玉”就其形体而言,似乎接近渺小了,但因它有一种耀眼的光辉,结果却显得很大,并由此而引起世人的广泛瞩目。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晏殊《珠玉》的性质就有些与此相近。晏殊
《叶氏宗谱序》与《像赞》非苏轼、苏洵
作者:薛瑞生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叶梦得  叶氏  苏武  吕惠卿  苏轼  谱序  《宋史》  “讳”  知贡举 
描述:《叶氏宗谱序》与《像赞》非苏轼、苏洵
晏几道令时空表现艺术
作者:汪芳启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表现艺术  表现方式  词人  表现手法  《小山  文学作品  士大夫之词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心理描写 
描述: 在令的创作发展中,“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温庭筠是将令导向成熟的作者,南唐后主李煜则以其人生悲欢离合的抒写使今“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而晏几道的创作则“把令
论晏几道对晏殊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傅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殊  《小山  主体精神  木兰花  浣溪沙  《白雨斋词话》  《珠玉  身世之感  继承与超越 
描述:论晏几道对晏殊的继承与超越□傅义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并以享盛名,然评论家亦颇有轩轻,多以为小晏胜大晏。如周济曰:“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介存斋论杂著》)陈廷焯云:“晏小山工于言情
析句入诗境
作者:彭仲恺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析句  《问来使》  深层内涵  词语  教学效果  陶渊明  联想和想象  王安石  意境优美 
描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的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怀乡情感。赏析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扣住诗中看似平常的词句,分析它们的深层内涵,学生由此获得了感情上的共鸣,得到了美的享受。诗的第一、二句,作者连用两个...
含愁弄影有名篇--张先《天仙子》赏析
作者:厚艳芬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仙子  张先  北宋前期  伤春  作者  中庭  牡丹亭  隔墙  压卷  安陆 
描述:是有影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