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薮》对历代诗风之评价
-
作者:周效柱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历代诗风 评价
-
描述:胡应麟的《诗薮》比较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了历代诗风,对汉、唐、明的诗歌评价甚高,认为六朝、宋、元则是诗歌发展的低潮期,整个诗歌发展即是生发—繁荣—衰落—复兴如此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
略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
-
作者:黄建荣 韩锋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汤显祖 诗文 评价
-
描述:通过实践与总结,中体西用与经世致用互动升华,逐渐成为知识商人群体中的新生力量,重置了传统中国“士农工商”的社会排位格局。他们兼融中西文化内涵,凸显“中西合璧”的韵味,改变了中国社会心理与价值取向,在“中转”欧西文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西方传播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前驱和中介,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移植起了首开风气的重要作用。他们关注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揭示了中国近代化的路向,不失为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急先锋。
-
略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
-
作者:黄建荣 韩锋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汤显祖 诗文 评价
-
描述: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官方性,主要体现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明史》的评价。二是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文人学者为汤显祖诗文集所作的序中。三是具体性,主要体现在一些学者对汤显祖
-
鲁迅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思想浅析
-
作者:曾卓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资料 国民性 历史事实 历史唯物主义 改革精神 历史文化 精神实质 王安石
-
描述:学问,待重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而对于历史人物,他也曾想参用
-
气节观应是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
-
作者:巴新生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气节观应是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
-
如何评价汉景帝
-
作者:程艳妮 来源:宝鸡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景帝 评价 历史功绩 轻徭薄赋 完善法制 王应麟 社会状况 汉文帝 宋人 学者
-
描述:对象与角度不同而引起尺度的差别,结论大相径庭。对汉景帝的毁誉参半,说明景帝研究和评价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历代学者对景帝所作的评价,对景帝作一较为客观的评价。一、正面评价景帝时期社会
-
《牡丹亭》的接受评价与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
作者:汪超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接受 接受 评价 评价 经典地位 经典地位
-
描述:《牡丹亭》作为汤显祖"临川四梦"的经典作品,为明清文人接受认可并推重鼓吹,主要体现在:于"临川四梦"内部脱颖而出、与正统经典相提并论、"奇书"与"才子书"的双重标举。这些阐扬与标举最终确立了《牡丹亭》的经典地位。
-
王思任与汤显祖交谊及相互评价考论
-
作者:宋传新 来源:求索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思任 王思任 汤显祖 汤显祖 交谊 交谊 评价 评价
-
描述:王思任与汤显祖是晚明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他俩的交谊源于师生和同门两层关系。两人相互评价很高,其中王思任引徐渭评汤显祖的一句批语,历来有真伪之疑,本文根据原始文献对此考论后,认为并无疑问,实乃后人误解
-
千秋功罪任评说:苏轼与王安石关系及其评价的审视
-
作者:喻世华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轼 王安石 王安石 关系 关系 评价 评价
-
描述:千载的不了公案埋下了伏笔。简单而复杂的苏、王关系,其实牵涉到两人在思想、文化、政治、性格诸方面的全面冲突。
-
从《饮冰室合集》看梁启超对江西历史人物的评鉴
-
作者:吴孟雪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历史人物 王安石 江西籍 陶渊明 江西历史名人 易堂九子 欧阳竟无 二十四史
-
描述: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梁启超,博学多才,著作等身,《饮冰室合集》就是其著述的集大成者。这部合集记载了梁启超于多方面的论述,其中也牵出了他对江西历史人物的某些评鉴,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