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明岛上又见“牡丹亭”
-
作者:高选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崇明岛 民间艺术 音乐演奏 崇明地区 崇明县 三四十年代 长廊式 群众文化 文化保护
-
描述:在上海市进行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中,崇明县向化镇一批70多岁的民间老艺人在县文化馆业务老师的辅导下,于2004年恢复排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间音乐演奏活动——“牡丹亭”,同年10月1日,该队伍
-
《牡丹亭》在舞台上的流转
-
作者:李小兰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戏曲舞台 演出 柳梦梅 至情 思想僵化 折子戏 艺术魅力
-
描述:,一腔挚爱,那种生死不渝的爱情追求和至情至美的人性张扬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桎梏中横世独出,赋予作品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深深激荡古今中外数以万计观众的心田。本文对这部世界名剧在舞台上的流传作一个梳理
-
《牡丹亭》二度创作赏鉴——沪、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较
-
作者:费泳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度创作 杜丽娘 汤显祖 舞台 演员表演 昆曲艺术 中国昆剧 牡丹亭 观众 柳梦梅
-
描述:《牡丹亭》已流传四百余年了,是昆剧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目。自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几乎成了中国昆剧的发展缩影。杜丽娘这个“天下第一有情人”的艺术形象,不但给了传统社会的男女青年以极大的精神慰藉
-
青春版《牡丹亭》与“戏曲进校园”
-
作者:沈不沉 来源:温州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戏曲 苏州大学 座谈会 流行歌曲 演员 昆曲 温州师范学院 台湾作家
-
描述:今年5月,我赴台湾参加“昆曲国际学术 研讨会”期间,听到由台湾作家白先勇策划的 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高 校演得非常火爆的消息。当时白先勇正在台 北,会议曾邀请他来对《牡丹亭》的演出
-
他愿浇灌那朵“牡丹”:白先勇专访
-
作者:周喆 胡智英 来源:中文自修(中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青春 杜丽娘 故事 感动 现实 演出 传统艺术 气息
-
描述:正在变为现实。
-
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
-
作者:陈明华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德育思想 特点分析 创造性转换
-
描述:文章从分析陆九渊德育思想及其特点入手,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文化发展三个层次所确立的价值坐标体系中实现陆九渊德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
-
清末民初大变局中的李瑞清
-
作者:杨树明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 李瑞清 李瑞清 前清遗老 前清遗老
-
描述:老来维护自己一生的清誉。
然而李瑞清不是一个冥顽不化的遗老,他对时局又有较清醒的认识,知道清朝已腐朽,灭亡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并对学生的革命行为表示同情。
李瑞清一生
-
浅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
作者:徐峰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浅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
《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演变
-
作者:尹导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 才子 佳人 佳人 模式 模式 爱情 爱情 反封建 反封建
-
描述:本文从主人公形象、故事的情节模式等方面分析《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三部作品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演变。
-
浅谈青春版《牡丹亭》的人情美
-
作者:王燕飞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昆曲 汤显祖 观众接受 女主角 牡丹亭 舞台表演 表现手法 演员
-
描述:浅谈青春版《牡丹亭》的人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