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诗眼”
-
作者:李盛仙 来源:长白山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生动形象 诗词 精炼传神 王安石 形容词 名句 春风 境界 艺术感染力
-
描述:。说到"诗眼",人们总爱举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名句。诗中的"绿"字就是"诗眼"。据说,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复改为"满"字
-
周鸣的诗(三首)
-
作者:周鸣 来源:星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周鸣的诗(三首)
-
论王安石的寓言诗
-
作者:李唐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以诗议政 寓言诗 切实性
-
描述:“寓言”为题的诗,在对某一事物的叙议中寄寓一定的政治事理而故事情节则被淡化。
-
诗画世界
-
作者:吴海燕 吴金玉 来源:阅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阳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世界 屠苏酒 寓意深刻 北宋 瘟疫 桃符 农历
-
描述:诗画世界
-
浅论王安石晚年诗
-
作者:田玉芳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晚期诗歌 恬淡 激愤
-
描述:王安石晚年诗歌创作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顶峰,成就了为人称道的“荆公体”,本文是通过对王安石晚年的诗歌的分析,从荆公晚年诗歌创作的题材、内容等方面入手,集中探讨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特色。
-
从“诗眼”说起
-
作者:浪波 来源:散文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鉴赏力 文眼 境界 读者 例证 心灵 醉翁亭记 王安石 作者
-
描述:古人论诗,有“诗眼”之说。东坡诗云:“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这里所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力与鉴赏力。但是具体到一首诗或一句诗,所谓“诗眼”,则是指篇中凸现主旨的某一句(一联)或某一字
-
女子是水做的诗
-
作者:园静 来源:散文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洞箫 团扇 女子 林黛玉 西厢记 牡丹亭 菊花诗 工笔画 手持 石塔
-
描述:潇湘仙子当一支洞箫幽幽鸣响,我知道已进入潇湘馆中。小径两旁,聚集了世上所有的瘦竹,袅娜的瘦竹成片成林,在瑟瑟的晨风中歌唱落英。竹叶上闪亮的颗颗露珠、均是黛玉眼中的泪。
-
初读汤显祖诗
-
作者:安葵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汤显祖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和情感汤显祖的一生做过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等小官,后被贬徐闻作典史,又量移遂昌作知县。五年后他弃官归家,后被罢官。在他生活的各个时期都留有大量诗作。读汤显祖诗,仿佛
-
谜诗拾趣
-
作者:杜署章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拾趣 石榴红 风动 北宋 制谜 暑天 辞官 户部 东海
-
描述:北宋王安石是一位制谜能手。某暑天,他与王吉甫在室外乘凉。王安石随口念出一首谜诗:“户部一侍郎,恰似关云长。上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香。”
-
兴及兴诗探源
-
作者:贾晋华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诗” 探源 《周礼》 学科综合 发展演变 记载 兴诗 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
-
描述:《周礼》记载了“六诗”这一术语,但并未给予详细解释,後代解说纷纭,但迄今未有令人满意的结论。本文旨在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重新审视《周礼》这一记载,肯定“六诗皆体”说,探讨兴诗存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