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宣南社与林則徐
作者:楊国楨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则徐  宣南诗社  黄爵滋  魏源  帝国主义  道光  龚自珍  文学活动  汉学  嘉庆 
描述:集》。林则徐、龚自珍、魏源、黄爵滋、
苏軾的政治思想和苏的艺术成就
作者:謝善繼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思想  儒家思想  王安石  欧阳修  道家  北宋  圣人之道  神宗  政治观点  仁政 
描述:节用爱民,不加重人民負担。苏軾早年作《韓非論》,就批判了老庄毀弃仁义,他說:
傳世《寒山集》中禪作者考辨
作者:賈晉華  来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寒山  寒山  作者  曹山本寂  對寒山子 
描述:密考證,以較充分證據說明這些禪主要體現禪宗洪州宗、石頭宗二系的思想,並大量採用中、晚唐時此二系禪僧機鋒對答的慣用語,其語音和用韻方式也較接近晚唐人;其真正作者不是寒山,而是禪宗曹洞宗的創始人之一曹
[2005-11-21] 引王安石 喻中美關係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溫家寶會見布什時引用的句,來自北宋人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七言絕句,全為「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意指作者登塔遠望,意識到只要站得高,看得遠,任何艱難
[2005-05-27] 妙筆可言:茅盾讚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茅盾先生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主將之一。一九二○年曾接編《小說月報》。一九二一年與鄭振鐸、葉聖陶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倡導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並從事革命活動。大革命失敗後轉入地下,開始文學創作生涯。一九二八年前後創作《蝕》三部曲,揭示大革命時期一部分青年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一九三○年到上海,
馮登府的三家《》輯佚學
作者:賀廣如  来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家  輯佚  馮登府  王應麟  范家相  魏源 
描述:輯佚方法上,由原先最可靠的直引法,發展出師承法及推臆法,使輯佚內容較原先豐碩;而其輯佚時的學術立場,從《疏證》時對《毛》與三家的不論高下,到《遺說》時三家勝《毛》多矣的說法,相較於范家相堅持《毛
王安石暮年格絢爛歸於平淡論
作者:郭秋顯  来源:立德學報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平淡 
描述:人好朋黨伐異而意氣坰深,此新政之所以不成也。安石新法之不成,晚年於神宗熙寧九年十月二次罷相之後,以使相判江寧府,乃退居鍾山。此時王安石無論人與俱從絢爛歸於平淡,更所以老成精妙。宋人評荊公定林後
王安石變法與歌之糾葛
作者:郭秋顯  来源:立德學報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曲  青苗法  新舊黨爭 
描述:平淡,所以老成;宋人評荊公定林後,精深華妙,非少作之比,因有荊公暮年方妙之說。 本文從熙寧新法之厲行,釀成新舊黨爭,進而形成文學批評黨爭化著眼,審視安石身後,其文學創造遭持不同政見者的否定,尤其後
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之一賞析
作者:齊昌人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代宗  匈奴  主要流派  唐玄宗  右北平郡  将军  作品  李白  杜甫  王安石 
描述:的成就最高,故有人又稱之為高岑派。王昌齡(六九八?——七五六?年)也是這一派中的佼佼者。
張達修《醉草園集》中的醉草園描寫
作者:林翠鳳  来源:人文社會學報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張達修  醉草園  醉草園    臺灣文學 
描述:比較今昔,藉以增進體會歌所述的現場感受。再回歸歌文本,從文學中探知醉草園在張達修內心深處,既是寄託其田園隱逸理想的所在,也是其溫存家族回憶的幽靜角落。醉草園之於篁川的特殊意義,是身之故居,且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