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5)
报纸(32)
学位论文(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2)
地方文献 (89)
宗教集要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40)
2013(17)
2012(25)
2011(23)
2010(22)
2007(17)
2006(8)
1997(2)
1987(2)
按来源分组
语文天地(3)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
华中人文论丛(1)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1)
海南教育(1)
德州学院学报(1)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1)
赤子(1)
楼市(1)
菏泽学院学报(1)
沈凤喜悲剧形象解析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悲剧既是她自身爱慕虚荣的小市民性格造成的,同时也是男权社会里的无数女性悲剧的缩影,亦是男性话语下的一种女性悲剧的表达。下面笔者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沈凤喜的悲剧形象进行分析。 一、沈凤喜的性格悲剧
国家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的转型:基于王安石变法时期路级提
作者:王晓龙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变法  提点刑狱司  制度改革  角色转型 
描述:时,改革中最重要的富国强兵等职能在提刑司等地方政府执政中得到明显增加。从这场著名的变法运动可以看出,提点刑狱司作为宋朝地方统治体系中最重要的司法、监察官,在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中角色发生明显的转型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杜丽娘“天然人”形象
作者:郭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杜丽娘  “天然人”  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  汤显祖 
描述: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借此提出杜丽娘的天然人形象观点,从而探讨作者汤显祖的创作动机与局限。
从戏剧结构看《牡丹亭》杜宝形象的复杂性
作者:梁瑜霞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复线结构  复线结构  杜宝  杜宝  复杂性  复杂性 
描述:的维护者、执行者,又是作者理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派官吏形象;同时,杜宝身上还隐约渗透了作者的自我形象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等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和父女关系:女
作者:张玲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父女关系  父女关系  女性主义文论  女性主义文论 
描述:本文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和阅读方法比较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对父亲形象和父女关系的刻画以及从中反映出的两位剧作家对封建父权制的质疑、对具有双性气质的全面的人性以及和谐的父女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追
冷遇的宿命:论《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
作者:田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创作思想  创作思想  接受与传播  接受与传播 
描述:《牡丹亭》里柳梦梅这一形象虽然承担着爱情男主人公的角色,但是对他的研究却甚少,并且存在诸多非议,较之于杜丽娘在戏曲史和文学史的地位相差甚远。本文试图从汤显祖的创作思想与《牡丹亭》的接受和传播这两方面
形象和画面来表达思想和感情:—读王英改革开放见闻组诗《大
作者:吴闻章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形象  画面  改革开放  表达思想  感情  大别山  组诗  见闻 
描述:文学创作的根本任务,是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和描述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通过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来表达、寄托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艺术形象越典型,生活画面越丰富,则感染力越强,作者寄托的情感和
生命麦田里恬静的哀歌者:论晏殊词中的采莲女子形象
作者:王金玉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莲女子  情愁  恬静  生命意识 
描述:对生命淳朴而又真实的感悟,为生命的无奈开拓一个睿智的高度,为人生的忧伤提炼一种恬静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