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8)
报纸(18)
学位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8)
地方文献 (35)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
2013(9)
2012(8)
2011(12)
2010(5)
2009(5)
2008(3)
2007(9)
2002(5)
1999(4)
按来源分组
牡丹江大学学报(2)
中国体育(2)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
中州学刊(1)
长城(1)
语文学刊(1)
才智(1)
电影评介(1)
教育大视野(1)
安徽文学(下半月)(1)
汤显祖戏曲讽世意识的成因探析
作者:黄三平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文集  讽世  戏曲创作  临川四梦  讽刺  意识  人性  思想基础  社会现实 
描述:汤显祖(1550~1616)的戏曲蕴含强烈的讽世意识,"临川四梦"都具有"对社会现实的热嘲冷讽"[1],其讽刺的内容丰富,讽刺指向官场、时政、理学礼教及人性人情。"四梦"贯穿了讽世意识,且其讽刺力度
一个“情”字催生的青春意识——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思索
作者:王瑾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人情人欲  意识  寻梦  明代戏曲  作品  人性  代表作 
描述: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亦是明代戏曲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其故事取自《杜丽娘慕色还魂》,《牡丹亭》的故事由一个情字唤起青春意识觉醒
《红楼梦》:女性意识觉醒之丰碑:兼与《西厢记》、《牡丹亭》
作者:文迪义  来源:山花(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意识觉醒  《红楼梦》  《西厢记》  《牡丹亭》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继承与超越  “三从四德”  封建社会 
描述:唤和讴歌女性意识觉醒。《红楼梦》继承了《西厢记》、《牡丹亭》中讴歌女性、讴歌爱情的主旨,但大大超越了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女性意识的最高峰。笔者拟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来谈谈《红楼梦
画像与主体意识觉醒: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四出《写真》之精神
作者:张舒然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主体意识觉醒  主体意识觉醒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描述:试图赋予杜丽娘自画像以新的意义。
从皇家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看制作人主体意识觉醒
作者:熊姝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王翔  王翔  制作人意识  制作人意识 
描述:本文从皇家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的演出盛况,看到了制作人在戏曲剧目创作中的创造与智慧。制作人主体意识觉醒,正在挑战着以往导演中心制、名角挑班制等固有的戏曲创作模式,必将对戏曲未来的走向产生深远
叛逆的时代女性:杜丽娘青春意识觉醒与爱情的追求
作者:李赛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杜丽娘  幸福观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其浪漫主义传奇杰作《牡丹亭》中为我们描绘了柳梦梅和杜丽娘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为情可以死又可以复生的、视男女爱情为人生幸福的价值观和生存目标的艺术形象.
“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小议《牡丹亭》的主题
作者:彭绿原  来源: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天然”本性  “天然”本性  觉醒  觉醒  抗争  抗争 
描述:参考前人观点,提出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通过杜丽娘慕色还魂的故事赞扬了人至纯的"天然"本性力量,要求从世俗枷锁中解放这种"天然"本性,这本性的解放即从肉体欲望到个性精神的全面自由。
抗夫,抗理,抗己:从《秋胡戏妻》、《牡丹亭》、《绿牡丹》看
作者:严姝璐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秋胡戏妻  罗梅英  杜丽娘  车静芳  女性意识  觉醒 
描述: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窥见一斑。
奥运真正遗产应是“精神觉醒
作者:暂无 来源:新京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奥运真正遗产应是“精神觉醒
梯子意识
作者:李浩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教育管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浩  《梯子意识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散文 
描述:一家公司招聘营销部经理,最后A君、B君、C君进入了由公司老总亲自主持的最后一轮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