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13)
报纸(390)
图书(71)
学位论文(22)
会议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95)
地方文献 (311)
地方风物 (37)
红色文化 (20)
宗教集要 (19)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0)
按年份分组
2014(212)
2013(67)
2011(136)
2008(95)
2007(75)
2006(43)
2004(36)
2002(35)
1985(15)
1984(22)
按来源分组
中国统一战线(4)
当代江西(3)
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
宁夏日报(1)
小学教学(语文版)(1)
汽车周刊(1)
纺织服装周刊(1)
淇河晨报(1)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1)
大众日报(1)
捉鼠
作者:暂无 来源:周口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家好,我是办案能力以一敌百、万里挑一的李侦探!今天的案情将带我们走进令人匪夷所思的案发现场—— 案发现场就在我家厨房,首先看到的是一滩红彤彤的液体,天哪!凶手到底是谁?如此残暴!这个案件非同寻常!比起以前的厕纸失踪案等与众不同。从凶手留下的各种蛛丝马迹上来看,应该是老鼠杀害了西红柿夫人。以前的那
马路桥居民区
作者:裴麟麟  来源:松江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岳阳街道马路桥居民区党员李纪生在小区里巡查时,发现绿化带里停着一辆崭新的电瓶车,前后轮都没有上锁。老李留了个心眼,把车子上锁后交车棚管理,又把车牌号码,车辆特征等情况向居委会和民警报告。两天后,警方果然在塔汇找到了电瓶车的主人,证实了这是一辆被盗车。 10多年前退休后,热心社区事务的李纪生坚持发挥
王安石学研究
作者:周杰 王燕来  来源:长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立意高远  构思技巧  高度重视  文章写作  家国情怀  寄托遥深  关键环节  现实性 
描述:之兵谓之乌合。"~②政治家的家国情怀,使得王安石尤其注重文章的立意,他的学,现实性强,寄托遥深,因而显得立意高远,在同时代人中
《南柯》与《昙花》“女性升仙”模式之比较
作者:檀雨桐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柯  《昙花  “女性升仙” 
描述:《南柯》与《昙花》都是明代末期富有宗教色彩的传奇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主要针对二者在“女性升仙”模式的创作上进行分析和比较。
《太平寰宇》的价值和缺憾
作者:周运中  来源:中国地方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史  《太平寰宇  价值  缺憾 
描述:外交流史料、学术地理变化等。而且前人没有论述该书的缺憾,并总结该书的缺憾,如条目重出而内容不同、改动尚未调整、方向颠倒、地名错字、风俗有时不可信、地名传说太杂等。
情之格调--读《离魂》《倩女离魂》《牡丹亭》
作者:张斌 徐继霖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离魂  《离魂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牡丹亭》  《牡丹亭》  格调  格调  爱情小说  爱情小说  传奇  传奇  文辞  文辞 
描述:唐人陈玄祜有传奇《离魂》,脱胎于南朝《幽冥录》中的《石氏女》,篇幅长此一倍,虽仍短小,但文辞优美,突出了爱情的主题,尤为难得的是初露了写知己之爱的端倪。自此而后,大量优秀爱情小说才开始兴起。《离魂
《紫钗》:希望的春天之梦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  《紫钗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牡丹亭》  《牡丹亭》  《南柯  《南柯  《邯郸  《邯郸  哲学气质  哲学气质  形式表现  形式表现 
描述:的失落之梦,《邯郸》是冬天的冰雪之梦,通过淳于棼、卢生的宦海沉浮,鞭挞了对“矫情”的贪恋。
浅谈《太平寰宇》对“四至八到”的记载
作者:李妍祺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  四至八到 
描述:《太平寰宇》为流传至今的宋代第一部地理总志,是考察北宋初期政区建置变迁的主要资料。其所载府州县沿革及府州下备载领县,并详细记载了府州距两京里程、至邻州的四至八到,是研究历史时期交通状况的宝贵资料
点校本《太平寰宇》札迻
作者:刘振刚  来源:中国地方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  郡望  延安 
描述:延安至辽东”之“安”为衍文,当删。
阮元《周礼注疏校勘》探析
作者:唐田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注疏校勘  阮元  臧庸  清代学术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 
描述:以阮元《校勘》前后重要的《十三经注疏》校勘文献,讨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的影响。本文由绪论和四部分正文以及结语组成。绪论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阐明笔者的研究动机,总述阮刻《十三经注疏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