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春节的美丽画卷——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赏析
-
作者:仲富兰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传统节日 春节 表演活动 赏析 密切相关 仪式 画卷 作家 北方
-
描述:北方春节的美丽画卷——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赏析
-
晏殊词的夕阳意象-关於晏殊词的解读
-
作者:乔翔 来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读 晏殊词 夕阳意象
-
描述:本文就晏殊詞夕陽意象產生的思想基礎、夕陽意象的表現形式、夕陽意象的作用和夕陽意象對後人的啟迪進行探討,以期對晏殊詞進行重新解讀。
-
应物斯感 吟咏情性——虞集《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赏析
-
作者:竺洪波 来源:作文世界(高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孤山 吟咏情性 虞集 文意 赏析 境界 古文观止 借景抒情 散文 翰林学士
-
描述:应物斯感 吟咏情性——虞集《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赏析
-
宋人晏殊任相时间考
-
作者:周保平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时间考 宋人 《宋史》 枢密院 枢密使
-
描述:宋人晏殊任相时间考
-
论晏殊思想性格中的儒释道结构特征
-
作者:王丽洁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面折庭争 中庸 无为 中道观
-
描述:晏殊在庭议党争盛行的北宋,既表现出不喜争斗喜调和、喜静不喜张扬的个性,但又不失积极进取,这是他按照儒家中庸之道、道家处政以无为和佛教中道观修习的结果。论文描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在晏殊性格中结合的独特
-
冯延巳、晏殊词异同辨
-
作者:胡淑慧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词风 艳情
-
描述:冯延巳、晏殊是词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词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阳春集》、《珠玉词》基本属于酒席文学,采用花间词所肇始的艳情题材。但二人艺术个性同中有异,表现在情感基调和深层意蕴
-
移情于景 轻愁如丝——晏殊《踏莎行》赏读
-
作者:陈万勇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赏读 《踏莎行》 移情 晏殊 春风 行人
-
描述:移情于景 轻愁如丝——晏殊《踏莎行》赏读
-
“解官制胜门生礼,惭负君恩隔九重”——欧阳修与晏殊的恩怨
-
作者:张再林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晏殊 北宋 中国 文献资料 人际关系 古代文学史
-
描述:“解官制胜门生礼,惭负君恩隔九重”——欧阳修与晏殊的恩怨
-
《〈记纂渊海〉所引的〈唐职员令〉逸文》补证——兼述晏殊《类
-
作者:唐雯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职员令 类要 记纂渊海 通典 唐代官制
-
描述:文章指出日本中村裕一《<记纂渊海>所引的<唐职员令>逸文》中所辑《唐职员令》的更早源头, 并以晏殊《类要》为基础辑得四十三条《唐职员令》文字,并进一步指出《职员令》与《通典》之关系。
-
金圣叹的“生联死对”
-
作者:谢少萍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圣叹 楹联 文学家 明末清初 投机 金山寺 和尚
-
描述:金圣叹的“生联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