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7)
报纸(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1)
地方文献 (3)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5)
2012(8)
2011(4)
2008(3)
2001(2)
1997(1)
1993(4)
1991(5)
1990(5)
1982(3)
按来源分组
陕西审计(1)
新国学(1)
药物与人(1)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
文艺理论研究(1)
中国戏剧(1)
奋斗(1)
南方文坛(1)
语文月刊(1)
文艺研究(1)
春秋“用田赋”考
作者:宇文举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田赋  春秋  赋税改革  初税亩  左传  作州兵  周礼  先王  孔子  实质 
描述:体,已倾注大量可贵心血,但分岐至今亦仍严重。笔者择可而从,提出看法供批评指正。
张居正的“治”精神
作者:萧来荃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明王朝  十六世纪  封建社会后期  地主阶级  政治家  封贡互市  权势欲  士大夫  王安石 
描述: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崇尚实际、勇于任事、注重效果、讲求效率,这种“治不治名”的精神,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他的这种精神加以初步的阐述。
史··人
作者:漃磬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孔子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广播  司马迁  中国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  皇帝 
描述:"文革"记忆"文革"期间,资讯不很发达。那时没有电视,更奢谈网络。主要媒体除了报刊,似乎就只有广播了。对于连肚子都填不饱且识字也不多的广大农民而言,阅读报刊既是奢望也显多余。好在那时广播很普及,除了大街上震耳欲聋的高音喇叭外,几乎每家每户都装有一个小匣子喇叭。每天天不亮
“名与”多向钻探
作者:庄宽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与  王安石  审题立意  自拟题目  关系类型  孔子  根据要求  作文  价值  社会 
描述:请以"名与"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审题立意】写关系类型话题要明确二者指向,理出二者间的关系。名与实是一对古老的话题。从一个人到一个地方,一件
要现代性的壳,还是要现代性的
作者:毛小雨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性  民族国家  元杂剧  戏曲  资本主义化  世界体系  汤显祖  产业化  世俗化  牡丹亭 
描述: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
异代及其“我”的例释
作者:张霞  来源: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指示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古汉语  语言现象  左传  王安石  疑问代词  世说新语  《史记·秦始皇本纪》 
描述:异代及其“我”的例释张霞古汉语中的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其它实词的。这种实词所指代的可能是人或事物,可能是一种行为理念,也可能是一种性质状态,还可能是时间地点
两行三错不该
作者:沙玉伟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务印书馆  错别字  质量比较  胡应麟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四库提要  读书  辞书  上海 
描述:读书需要有好心情,最怕见有错别字。错别字一多,内容再好也不想看了。所以平时买书一般都会挑选出版质量比较高的出版社出的书,像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上海辞书等。笔者最
吟成意态在描:温庭筠词法一例
作者:艾岩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态  性格  仕女  美术  温庭筠词  审美  摄影师  利用人  艺术形象  王安石 
描述:中,当然是间接的。不过相对的来说,也有比较直接的地方。比如陆游的“古砚微凹聚墨多”,就和画家的静物写生相当;苏轼的“林缺湖光漏”就和大自然的美术摄影相当;杜甫《房兵曹胡马》的“竹批双耳峻,
苏轼两首咏苍梧山词的写之妙
作者:王毓容 郑航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翰林学士  王安石  次韵  杭州  东坡 
描述:《次韵陈海州书怀》、《次韵孙职方苍梧山》是苏轼咏苍梧山的名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与王安石政
百合食疗:润肺清火补
作者:王祥初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百合  食疗保健  润肺  王安石  银耳  食物本草    益气养阴  罗汉果  清火 
描述:百合自古供食用,名医陶弘景曾说:(百合)人亦蒸食之。宋王安石《百合诗》:冥搜到百合,真使重当肉。明汪颖《食物本草》:百合新者可蒸可煮,和肉更佳,干者作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