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风流》改本看冯梦龙之戏曲改编
作者:杨坤  来源:文学前沿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梦龙  戏曲改编  杜丽娘  风流  古籍出版  传奇  汤显祖  牡丹亭  戏曲理论  情节结构 
描述:变更其主旨结构、修订音韵格律、对其改名换性而行诸于世,他在《双雄记·叙》中所云:……余发愤此道良久,思有以正时尚之讹,因搜戏曲中情节可观者而不甚奸律者,稍为窜正。年来积数十种,将次第行之,以授知音。所改诸作包括其自著二种(?)被后人结集为《墨憨斋定
论“临川四”的讽世意识
作者:黄三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  讽世意识  明传奇 
描述:因素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包括四章。 引言部分,简述“临川四”的研究状况,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从戏剧的讽刺传统
寻梦·追·圆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历程
作者:李耿巍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先勇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描述:如何让昆曲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壮大,是白先勇长期以来从未停止过的思考。他认为,要让昆曲的艺术生命力得以延续,年轻化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昆曲要年轻化,演员要年轻化,观众也要年轻化。他呕心沥血全力打造的取得了巨大成功。
“枕中一”的嬗变——从《杨林》、《枕中记》到《邯郸记》
作者:吴海燕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枕中一  枕中一  《杨林》  《杨林》  《枕中记》  《枕中记》  《邯郸记》  《邯郸记》 
描述:通过对《杨林》、《枕中记》和《邯郸记》的比较来考察“枕中一”故事情节、人物、主旨的嬗变情况以及作品间的承继因袭,从而挖掘体味作品流传嬗变后其价值和意义所在。
王益民断“徐国健案”
作者:暂无 来源:财经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团  资产管理  董事长  党委书记  有限公司  南京  江苏  消息  大报  报纸 
描述:王益民断“徐国健案”
从“临川四”到冯氏“三言”:论汤显祖与冯梦龙的情观及差异
作者:潘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  文学家  文学家  尊情文学观  尊情文学观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戏剧  戏剧 
描述:本文简要介绍了 汤显祖与冯梦龙这两位为情而书的杰出文学家以及他们在我国文学发展史所具有崇高的地位。论述了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作家自身的生活背景而导致了他们情观的差异,通过对他们的情观、“四
农民养老不应是——基于国民年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全民基本
作者:陈建华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老制度  农民  国民年金  个人账户  国民待遇 
描述:属于社会再分配,每个老年公民有权平等地享有;(3)必须以现有既得利益者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为前提;(4)养老保障水平以我国政府承诺的60%替代率为基准。
长箫一支同心曲梦里清辉各自明——比较晏几道与纳兰性德“
作者:吕菲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意境 
描述:晏几道和纳兰性德是近年来词学比较研究中很受关注的两大词家。他们共同对“”这一关键意象进行创作,他们的意境构成和艺术风格方面的相异性反映出他们对人生与社会历史不同的思考。
痴人自有痴情在 醒醉昨前尘中——晏几道词作鉴赏
作者:刘石 刘朋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痴人自有痴情在 醒醉昨前尘中——晏几道词作鉴赏
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与献世宝——张生与柳梅形象比较
作者:孟梅军  来源:教育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生    人物形象  比较文学  王实甫  《西厢记》  汤显祖  《牡丹亭》  戏剧文学研究  中国 
描述: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与献世宝——张生与柳梅形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