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澄“外损致虚”理论探析
-
作者:汪伟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吴澄“外损致虚”理论探析
-
吴炯,一生志愿为祖国
-
作者:暂无 来源:中老年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她是电影《上甘岭》中王兰的原型,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曾经历枪林弹雨,为保卫祖国浴血奋战;她又是第一批志愿者协会成员,为社区老人服务十几年如一日;如今,她立下遗嘱,死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奉献祖国医学。笑谈生死,安享晚年,她就是——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
-
吴道南《河渠志》编撰的历史背景
-
作者:申艳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道南 河渠志 背景
-
描述:有明一代,水利著作层出不穷。据明朝《千顷堂书目》记载,水利专著多达125部。吴道南《河渠志》就是其中的一部。它是明朝万历年间由吴道南编撰的一部水利志书。记载了有关水利事业的方方面面。它之所以会
-
焦竑《易筌》对吴澄易学的沿革及其学术史意义
-
作者:吴正岚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筌》 吴澄 汉易 宋易 象例 训诂
-
描述:从宋代恢复古易的学风中获得了启迪。
-
苏昆《牡丹亭》:三位一体春满园
-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首席记者李婷
2013年早春的法国巴黎,阴雨连绵,春寒袭人。塞纳河畔的百年老店夏特蕾剧院却绽放着一朵芬芳的牡丹花。由苏州昆剧院与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合作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首次欧洲公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400个座位的剧院连演七场,场场爆满,而且以巴黎各界观众为主。此情此景,令
-
下周日将推苏昆《牡丹亭》系列
-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苏报讯(记者平子)因清明小长假调休,平江路中张家巷中国昆曲博物馆本周日(7日)下午的公益专场暂停,下周日将推苏昆的《牡丹亭》系列演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放假调休时间为4月4
-
走出“牡丹亭”:苏舜钦近体诗中的语言转型
-
作者:倪博洋 来源: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舜钦 牡丹亭意象 语言转型 文学多元化
-
描述:苏舜钦的诗歌通过副词的恰当使用、句子对偶的巧妙改变、援用散文手法入诗等方式,打破了唐诗以来意象浓密、句子定位模糊、诗篇精致繁复而难以使读者把握要领的局面,促成了宋诗的语言转型.这正与人们历来称赞
-
吴曾祺《涵芬楼文谈》研究述评
-
作者:韩李茁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研究 述评
-
描述:《涵芬楼文谈》在清末民初面世之后却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其理论价值遭到遮蔽,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该书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回顾和评述。
-
状元才情 台阁先声—吴伯宗《荣进集》研究
-
作者:蒋慧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伯宗 《荣进集》 状元 台阁体
-
描述:和散文的内容、艺术特色及成因,定位吴伯宗的文学地位,从中亦可一窥明初江西文学、馆阁文学、状元文学的创作概况。受明初崇儒复古文学思潮的影响,吴伯宗的诗文以议论和描写见长,语言简洁晓畅,风格雍容典雅
-
杜诗“吴体”与宋诗传承:胡应麟《诗薮》引诗考辨
-
作者:陈广忠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诗 吴体 诗律 宋代 传承
-
描述:杜诗“吴体”,影响深远。宋代诗坛,追求变革,黄庭坚等众多诗人,宗师杜甫,将“吴体”推而广之。对《诗薮》中涉及的杜甫“吴体”,以及欧阳修、黄庭坚、张耒三人的诗作,进行详尽的格律分析,可厘清杜甫“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