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版《牡丹亭》寻找昆曲复活之路
-
作者:薛庆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南京大学 柳梦梅 传承危机 杜丽娘 白先勇 民国初年 《游园惊梦》 “传”字辈
-
描述:文化觉醒:$$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 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 青。”古人爱看《牡丹亭》,如醉如痴,今 天的人同样如此。水袖一荡,诗意全出,当 柳梦
-
《牡丹亭》掀昆曲热潮新版《桃花扇》将诞生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 《牡丹亭》 诞生 昆曲 韩日世界杯 江南水乡 服装设计 《英雄》 昆剧 白先勇 田沁鑫 艺术家 中日韩 余光中 开幕式 导演
-
描述:白先勇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去年掀起了一股昆曲热潮,如今苏昆新版昆剧《桃花扇》又将在江南水乡诞生,此次创作是中日韩艺术家合作:田沁鑫执导昆剧,余光中任文学顾问,《英雄》服装设计和田惠美、韩日世界杯
-
青春版《牡丹亭》与“戏曲进校园”
-
作者:沈不沉 来源:温州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戏曲 苏州大学 座谈会 流行歌曲 演员 昆曲 温州师范学院 台湾作家
-
描述:今年5月,我赴台湾参加“昆曲国际学术 研讨会”期间,听到由台湾作家白先勇策划的 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高 校演得非常火爆的消息。当时白先勇正在台 北,会议曾邀请他来对《牡丹亭》的演出
-
浅谈青春版《牡丹亭》的人情美
-
作者:王燕飞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昆曲 汤显祖 观众接受 女主角 牡丹亭 舞台表演 表现手法 演员
-
描述:浅谈青春版《牡丹亭》的人情美
-
牡丹还魂--从青春版《牡丹亭》开始的“文艺复兴”
-
作者:李娜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汤显祖 文艺复兴 艺术家 牡丹亭 历史记忆 白先勇 文化使命 场景处理 综合艺术
-
描述:与美的感动,拨动了国人沉睡于历史记忆中的诗心诗眼。
-
从《牡丹亭》到《陈三五娘》——“全本”传统戏在台湾的“新生
-
作者:黄文娟 来源:艺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梨园戏 牡丹亭 台湾 传统戏曲 传统剧目 新生 昆曲 演出 歌仔戏 大陆
-
描述:道有昆曲。几乎在同一个时期,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悄然带着它最古老的剧目《陈三五娘》第三次赴台湾演出,之后又
-
姹紫嫣红开遍--青春版《牡丹亭》八大名校巡演盛况纪实
-
作者:白先勇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观众 演员 中国传统 牡丹亭 汤显祖 传统戏曲 座位 香港 剧种
-
描述:曲演出史的纪录。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分两类:社会演出及校园巡回。前者为商业性包括参加各种艺
-
也谈戏曲改编的民族性与现代化——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观后
-
作者:孙书磊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民族性 戏曲改编 青春 昆曲 现代化问题 中国气派 中国作风 民族戏剧 古典名剧 表现手段 新阶段 老百姓 毛泽东 强调 意味
-
描述:也谈戏曲改编的民族性与现代化——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观后
-
城市化应是和谐之化——江阴、张家港与苏州高新区解决失地农民
-
作者:舒盈 来源:苏南科技开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新区 农民问题 江阴 和谐 苏州 下岗工人 城市化进程 安置问题 张家港市 社会 贯彻
-
描述:农户,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的反应,与外界和传媒的"声音"不同,多数反应平平,似乎失去土地关系不是很大,有点无所谓。反响强烈的,一头是没有就业的中年人,认为失去土地生计无着,给几个钱解决不了问题;还有一头,主要是老人,每月能拿到200元生活费,不必靠儿女养活,虽然清苦一些,但基本生活有着落,他们感激政府。为何多数失地农民反应平平?为何对这个问题两市一区的看法几乎相同?我们与两市一区的政策研究部门、宣传部门、农村管理部门进
-
青春版《牡丹亭》在传统昆曲上的改革——赞白先勇先生“先吃螃
-
作者:陈云梅 徐立梅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改革创新 白先勇 先生 昆曲 传统 勇气 螃蟹 青春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在传统昆曲上的改革——赞白先勇先生“先吃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