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作者:曹树钧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观众意识  艺术成就  昆曲艺术  演员  现代青年  汤显祖  演出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场面布局艺术
作者:刘文辉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在晚明剧坛
饶节生平及诗歌艺术探究
作者:王应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饶节  饶节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  弃儒入释  弃儒入释  诗僧  诗僧 
描述:和目标。第二章主要详细介绍饶节生平、交游情况,力求对饶节成长、生活的环境背景以及其出家缘由做出比较清晰的描述和解释。第三章则主要分析饶节诗歌的艺术特征,从他与江西诗派诸人以及与诸禅僧的交游,分析这两者
论赵长卿词的艺术特色
作者:袁志成 周治满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长卿  惜香乐府  萧疏淡远  雅俗共赏 
描述:南宋著名词人赵长卿著有《惜香乐府》十卷,收其词二百六十多首,为宋代词人中作品数量较多之词人。其词雅俗兼善,独具风格。但历代治词史学者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力图从解读作品出发,全面分析其词作的艺术风格,明确其在词史上应有的地位。
从山野之花唱至胸怀天下——昆曲艺术的情感魅力
作者:韩大晗  来源:世界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魅力  昆曲艺术  牡丹亭  剧本创作  故事  赵五娘  千字文  爱情  观众  遗产 
描述:起源于苏州的昆曲原本是民间的低俗娱乐,自文人士大夫加入创作后,昆曲变风变雅,一跃而上庙堂,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典雅的代表。然而无论是山野俚俗之音,或是对家国破碎、天下不幸的慷慨悲歌,都是“昆曲”这一艺术形式于汉民族性格、情感、精神的绝佳反映。
从《王安石》、《汤显祖》人物画创作实践看水墨画线性艺术在“
作者:马涛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墨画线性艺术  语言结构  艺术思想  审美情愫 
描述:水墨画线性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形象语言结构,是已经体现在作品中的艺术思想。“青花”艺术同样是以线构为基础的绘画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情愫,显露传统历史“青花”陶瓷的风采与中国水墨画线性艺术
引得春风度玉门——特级教师王菘舟导课艺术赏析
作者:陈智文  来源:新课程(小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导课艺术  学生自由  王菘  王安石  特级教师  老师  春风  课堂  思维  长城 
描述:一堂课有个好的开端,就像一场戏有个引人入胜的序幕。精美的导课艺术,像磁石深深吸引学生,像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然而对于导课,正如王安石的诗所云:“看似寻常最崎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