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惊梦”醒来六十年
作者:岳美缇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牡丹亭  小生  演出  昆曲艺术  校长  戏曲学校  舞台  柳梦梅  唱腔 
描述:时把我
编织人生的梦
作者:陈芜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生涯  娘子军  汤显祖  演员  观众  戏剧  人物性格  电影制片厂  导演  舞台 
描述:,是处在“火热的斗争年代”,刘赵黔与那个时代同步,她与琼花对上了号,不需“表演”,叫人一看刘赵黔就是琼花,然而二十多年以后,刘赵黔不等于流浪女海英
谈赣剧弋阳腔《还魂记》
作者:孟超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弋阳腔  杜丽娘  古典戏曲  戏剧活动  柳梦梅  折子戏  舞台  观众  寻梦 
描述:少值得商榷之处。首先是关于翻译、改编的问题。改编这样的古典名剧,确实不太容易。过去臧晋叔从便于登场出发,对原本作了某些删削,因而遭到了截鹤续凫之讥。冯梦龙从音律出发,对汤显祖的“不顾捩尽天下人嗓子”的曲词加以盯正,成为《三会亲风流梦》,但对原作的才情丰韵也不无减色之处。如今凌鹤同志为便
邯郸一梦未荒唐
作者:舒湮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四梦  邯郸  舞台  明万历  观众  科场舞弊  作品  原著精神  手法 
描述:垄断仕途;而至前的天子却晏然处深宫二十多年不理朝政,以致百事废坠,明眼人无不怀天下陆沉之忧。
花脸张达发
作者:孟杰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人帮  戏曲学校  上海市  舞台  配角  功力  练声  嗓子  演员  京剧 
描述:张达发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工铜锤花脸。他有一条高昂宽亮的花脸嗓子,很适合演唱裘派戏。粉碎“四人帮”后,他热情高涨,积极练声,艺术上进步很快,目前已经成为上海京剧三团主要演员。
风月暗消磨,春去春又来——有感于汪世瑜的《拾画、叫画》
作者:张允和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柳梦梅  舞台  汤显祖  观众  女同学  牡丹亭  二十年  大学生  斑白 
描述:怎样的。
昆曲小剧场的探索 观《我的浣纱记:伯龙夜品》有感
作者:孙书磊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剧场戏剧  昆曲艺术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演出形式  江苏省  舞台  范蠡  戏剧梅花奖  探索 
描述:小剧场戏。2008年江苏省昆剧院演出的《临川四梦·汤显祖》已肇其端倪,而2010年国庆期间该院创作演出的《我的浣纱记——伯龙夜品》,又为昆曲小剧场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
"青衣"回归戏曲舞台--杂议陈俐和赣剧《青衣》
作者:康式昭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衣》  戏曲舞台  回归  赣剧  《临川四梦》  电视连续剧  名著改编  汤显祖 
描述:不合适那不理想,无果而终。这时,名导谢平安向她推荐了电视剧《青衣》,找来一看,对眼了,大喜!便有了“青衣”回归戏曲舞台之旅。
慨当以歌演至爱 撩魂动魄见真情 王英会舞台风采漫评
作者:刘福民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台呈现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王英  《村官李天成》  风采  真情  《清风亭》  主旋律题材 
描述:风亭》,二是自豫剧移植改编的主旋律题材现代戏《村官李天成》,深深感到现场观众动情动容为之感叹唏嘘的缘由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