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赣剧——在上海剧协和作协座談会上的发言
-
作者:赵景深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青阳腔 老夫人 班超 张生 西域 演出 牡丹亭 山西 戏剧学
-
描述:戏剧学院报告《怎样改編<牡丹亭>》也曾談起过。我发见山西青阳腔是在1956年;该院看见了我关于此事的报告以后,引起了注意,便大量地挖掘江西省都昌、湖口的青阳腔,这是我非常高兴的。赣剧过去曾经来沪
-
从结构艺术看“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异同
-
作者:郭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主题 传奇 元杂剧 结构艺术 阐述 中国戏剧 舞台 异同
-
描述:突相当复杂,它有两条线索:一是以崔老夫人为一方,和以莺
-
今夜的寂寞如此美丽:新版昆剧《牡丹亭》欣赏
-
作者:彭奇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新版 观众 花道 汤显祖 目的视觉 舞台 柳梦梅 时尚流行
-
描述:,谁还会有时间
-
“牡丹亭”上三生路 上昆《牡丹亭》的三次舞台呈现
-
作者:郭晨子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舞台呈现 上海昆剧团 1998年 古老剧种 当代语境 汤显祖 还魂记
-
描述:牡丹亭上三生路,1998年至今的十余年间,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走了三程路,在一流剧团与一流剧目间,完成了汤显祖笔下的但是相思莫相负,亦或是但是相思终相负。总之,三个不同的演出版本,三种迥异的舞台
-
挚情与梦幻:[《牡丹亭》]
-
作者:郭小男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中国 中国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挚情与梦幻:[《牡丹亭》]
-
调侃“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柳梦梅 李雪梅 直性 杨柳依依 昳丽 石道姑 张军 张静娴 完颜亮
-
描述:△看了张军的“柳梦梅”,才晓得什么叫“杨柳依依”。 △沈昳丽,你的努力我们看得到,请努力减肥。 △刚开场仅五分钟,岳老师又赢得了十个崇拜者。 △所有的鬼都不如李雪梅的眼睛睁得大。 △蔡正仁:风流人有憨直性。
-
略谈《牡丹亭》改编的“意趣”问题
-
作者:陈多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上海昆剧团 舞台艺术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改编本 必然要求 演出 有益尝试
-
描述:演出外,为了演出而对《牡丹亭》进行加工改造的历史,几乎是自剧作问世就开始了,就很少有全依原本演出的。
-
举重若轻 妙趣横生——《牡丹亭·闺塾》赏析
-
作者:徐凤生 于雷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杜丽娘 牡丹亭 故事情节 赏析 戏剧家 引人入胜 矛盾冲突 封建礼教 塾师
-
描述:戏剧当然要有“戏”,怎样才能有“戏”呢?构思一个曲折离奇的情节,诚然能够引人入胜,但是,一味追求情节的“奇”和“怪”,势必变得荒诞不经;穿插一些“科诨”,增加笑料,舞台可能搞得热热闹闹,但是游离
-
一样的如花美眷 不一样的姹紫嫣红 近期沪上昆坛《牡丹亭
-
作者:艾坤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演出 昆曲 白先勇 艺术中心 临川四梦 上海昆剧团 会馆 人民币 演员
-
描述:推出的园林版《梦回·牡丹
-
笑不笑由你:新编滑稽戏《三约牡丹亭·点秋香》
-
作者:施逸丰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滑稽戏 牡丹亭 唐伯虎 《三笑》 娱乐性 可看性 主题意义 风流才子 新编 大团圆结尾
-
描述:三月下旬,上海滑稽剧团将赴香港作首次演出。为了赴香港演出,上海滑稽剧团新编了一台大型滑稽戏《三约牡丹亭·点秋香》。 《三约牡丹亭·点秋香》是王辉荃、徐檬丹根据评弹《三笑》改编的大型滑稽戏,由王辉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