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采-郭文景
-
作者:暂无 来源:音乐创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文景 中央音乐学院 《狂人日记》 博士生导师 教研室主任 《牡丹亭》 《蜀道难》 《李白》
-
描述:郭文景,(1956-)作曲家。重庆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教研室主任。中国音协第五、六、七届理事。作有歌剧《狂人日记》《夜宴》《风仪亭》《李白》,芭蕾舞剧《牡丹亭》,交响乐合唱
-
读王安石两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淄博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同学一首别子固》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这是《同学一首别子固》开首的两句。“有贤人焉”,然“非今所谓贤人者”,可见作者心中的“贤”与“今”之“所谓贤”是不一样的。这使我想起被与地、富、反、坏并列的“右”,自然是
-
倾情剧坛刘文卿
-
作者:赵德明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导演刘文卿(右一)与演员研究剧情
刘文卿是20世纪30年代,从解放区走出来的优秀话剧演员和导演,后来进入天津,专门从事评剧编导及剧团领导工作,对天津评剧发展贡献很大。
刘文卿同志1922年生于
-
论王安石诗的自身互文现象
-
作者:孙建峰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文本 互文性
-
描述:自身互文现象是互文性在王安石诗歌文本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本文从典故与词汇等的重复出现与一题多作中的重复现象这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考察,从细节处描述和阐释了王安石诗歌的特点及其写作模式。至于这种现象
-
论胡应麟对唐诗格调的批评
-
作者:罗时贵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唐诗格调批评 诗学思想 诗学史地位
-
描述:胡应麟的唐诗格调批评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胡应麟的格调与唐诗格调的关系考辨,重点梳理二者形成的先后问题。二是胡应麟的唐诗格调法度批评,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胡应麟唐诗格调法度批评之取法批评,即为字法
-
胡澄让敞开的灵魂得以观看
-
作者:阿葱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佳人名片
胡澄
女, 1962年出生。1993年从台州临海调入杭州市西湖区人民医院,2005年调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务室。曾居住于城西,现住下沙。1997年开始创作诗歌、散文等,作品广泛见于全国
-
去王安石家吃胡饼
-
作者:李开周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开周专栏 宋朝饭局
王安石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王雱,小儿子叫王旁。
大儿子王雱是个神童,五岁认字,七岁写诗,十三岁那年就能给《道德经》加注释了,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三十二岁(周岁)一命归西
-
胡应麟诗法理论探析
-
作者:邓富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法理论 诗歌发展史 诗论 诗歌史 重要课题 兴象 诗学思想 演进与发展 诗歌创作
-
描述:子"之一的胡应麟,其诗论
-
胡应麟藏书思想略论
-
作者:孟霞光 来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胡应麟藏书思想略论
-
梁启超与胡应麟在伪书价值上的认识比较
-
作者:陈保中 来源: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启超 胡应麟 《四部正讹》 伪书
-
描述:法专著的人,而梁启超在他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完善,奠定了我国近代辨伪学的基础,在对伪书价值的认识上,梁启超也多有与胡应麟相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