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151)
期刊文章(946)
学位论文(45)
会议论文(33)
图书(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20)
地方文献 (36)
地方风物 (17)
红色文化 (13)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635)
2013(227)
2012(212)
2010(1026)
2008(363)
2007(184)
2002(18)
1999(25)
1987(17)
1986(9)
按来源分组
商丘日报(19)
云南日报(17)
香港文汇报(11)
大众日报(4)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3)
安徽青年报(2)
工人日报(2)
睢阳(1)
儿童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口授传书英才
作者:龙兵  来源: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才  著名学者  虞集  大学士  元朝  岭南 
描述:虞集是我国元朝著名的学者,他的父亲虞汲,是元朝著名学者虞刚简的孙子,文章写得好,在当时很有名声。虞集的母亲杨氏则是宋代大学士杨文仲的女儿,受家庭的影响,虞母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学习。虞集三四岁的时候,虞汲到岭南任职,全家人也跟着迁到了岭南。
评王安石的人和用人
作者:张永玉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育人  北宋时期  改革  吕惠卿  培养人才  人材  重视教育  失败  学校培养 
描述:北宋时期的改革家王安石为配合其变法,在用人制度上和教育、科举制度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这些改革推动了变法的进程。但由于在用人和育人上的不当,它又成为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山岱水英才
作者:刘华柱  来源:安徽青年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高级中学    相山  淮北市  教职工  青年教师  矿业集团  优秀知识分子  教学随笔  重点大学 
描述:出相山东行四公里,岱河东岸河畔,郁郁葱葱的丛林 中,闪映着座座黄楼,一面五星红旗在丛林上空猎猎飘扬, 这里,就是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岱河高级中学。$$ 从岱河高级中学北大门进入学校,你一定会惊叹学校建 筑设计的精巧。迎面一座菱形花园,花园之后,四座二层的教 室楼环拱着三层高的办公大楼,楼与楼之间,有空中
马头山采林场揽胜
作者:饶军 李江 袁凤辉  来源:植物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头山  林场  生物资源  自然景观  地理位置 
描述:马头山采林场揽胜
王相强:“楼上”肥羊效益好
作者:暂无 来源:农民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俗话说:“赶鸭子上架”,网上养鸭、养鸡并不新鲜,但河南省濮阳县白堽乡刘黄庄村农民王相强却养羊出“奇招”,赶羊上架进行育肥,并且用这一独特的架上养羊法饲养的小尾寒羊个个膘肥体壮,与传统养殖法相比效益倍增。 刚到王相强的养羊场,笔者便看到几排用水泥柱和彩钢搭建起的“吊脚楼”式的羊棚,中间是利用竹排搭建
王英浩:虫养鸡也发家
作者:郭英昆 王彦杰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英浩:虫养鸡也发家
大学文化应是“人为本”的文化
作者:龚克  来源: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  人为本  人为本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  “育人”  “育人”  文化本质  文化本质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描述:一、大学文化之根本“人为本”第一,大学文化作为特定的组织文化,应该与组织的根本任务紧密联系。第二,大学文化本质上应是“育人”文化。第三,“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
阴阳合德 螽斯广—《古今医统大全·螽斯广》蠡测
作者:黄腾辉  来源:甘肃中医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育症/历史  中医师  @徐春甫  安徽   
描述:取是,类聚条分,共厘百卷,目曰:古今医统。”是书虽为徐氏上自轩岐,下至明代,集医家之大成,然其间多有发挥。“螽斯广”为该书
黄希庭:五十载潜心桃李
作者:暂无 来源:科技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走基层 据新华社讯 (记者胡光楠)古稀之年的黄希庭教授是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常青藤”,半个世纪的年轮见证了黄教授桃李满天下。从教50年,他为国家培养了123位硕士研究生、58位博士、8位博士后、15位国内高级访问学者。 1961年,黄希庭教授来到西南大学的前身——西南师范大学任教。当时国内心理
心理学泰斗黄希庭五十载潜心桃李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卫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古稀之年的黄希庭教授是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常青藤”,半个世纪的年轮见证了黄教授桃李满天下。从教50年,他为国家培养了123位硕士研究生、58位博士、8位博士后、15位国内高级访问学者。 1961年,黄希庭教授来到西南大学的前身———西南师范大学任教。当时国内心理学教材匮乏,黄教授就一边教书一边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