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9)
报纸(12)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5)
红色文化 (8)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
2013(3)
2012(2)
2010(2)
2008(3)
2005(2)
2004(3)
1998(1)
1994(2)
1987(1)
按来源分组
华夏酒报(2)
档案时空(1)
泰安师专学报(1)
文史大观(1)
都市女报(1)
知识窗(往事文摘)(1)
新商报(1)
秘书之友(1)
劳动保障世界(1)
北京文学(原创版)(1)
汤显祖的政治生涯
作者:丁果  来源:档案时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  文学  典型  从政者  瞬间  人生  政治生涯  对待  丧失 
描述:汤显祖的政治生涯
司马光秘书生涯的启示
作者:史海威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宋神宗  王安石  翰林学士  启示  山西运城  宰相  骈俪文  公元  尊号 
描述:司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一生经历丰富,20岁考中进士,在宋神宗即位当年(公元1067年)的闰三月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到熙宁
职业规划 应是生涯关键词
作者:高立军  来源:新广角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职业规划 应是生涯关键词
王培任:管理者不应是“空降兵”
作者:郭磊  来源:中国安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理者  空降兵  销售人员  中年人  老板  智能家居  技术领域  楼宇对讲  科技公司  职场 
描述:说起自己第一次职场经历,王培任至今都觉有趣。那天。他陪着媳妇去公司面试。媳妇进去后,他就坐在外面的小沙发上静静等待。这时,一位中年人从他身旁走过,王培任礼貌性地对他笑了笑。中年人停下脚步问道:来面试
挖晏殊墙脚的宋祁
作者:张振旭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宋祁  师生关系  上下级关系  墙脚  两人关系  宋仁宗  宰相  进士  职场 
描述:宋祁是北宋仁宗天圣二年的进士,也是宰相晏殊的得意门生。两人关系非比寻常,在职场上是上下级关系,私下里却是师生关系,可谓情深谊浓。有一次,宋祁不请自来,晏殊忙设宴款待,又派人寻来能歌善舞的歌伎助兴。烛光摇曳,美酒飘香,歌女舞
李纪承的书画生涯
作者:暂无 来源:内蒙古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纪承绘画作品《仕女图》 ■李纪承绘画作品《八骏图》 ■李纪承书法作品《寿》 ■李纪承绘画作品《国色天香》 实习记者 梁超 今年69岁的李纪承,虽已满头白发,依然精神矍铄,身上有着独特的艺术气息。李纪承现为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巴彦淖尔市书画研究会理事。同行中,李
略论苏颂的政治生涯
作者:金秋鹏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知识分子  政治生涯  始终保持  学者型  学识渊博  宋仁宗  执行者  官员  仕途 
描述:了苏颂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的活动,列举事实说明,苏颂并没有反对变法,而是变法的拥护者和执行者。
苏颂政治生涯述略
作者:黄曼萍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技史  政治家  王安石  宋真宗  政治生涯  学术界  公元  科学家  宋神宗  中央政府 
描述:界对苏颂的研究多集中于科技史上的成就和贡献,对他在政治上的作为,尚未见有专文发表。本文试图对此做些初步探讨。苏颂生于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22岁时与王安石同登仁宗庆历二年(公元
谈月色的画梅生涯
作者:徐鬯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院落  顺德  广东  南京  更名  珠江  老人  梨花  晏殊  书斋 
描述:谈月色(1891.12.19-1976.8.5),原名古溶,改名溶溶,取晏殊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意,又依温飞卿句:“惟向旧山留月色”,更名月色,号谈十娘,晚号珠江老人。书斋名曰:梨花院落、旧时月色楼,汉玉鸳鸯池馆。广东顺德龙山乡人,寓居南京四十年。
论汤显祖科举生涯与其文学创作之关系
作者:李婧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科举  诗文  戏剧 
描述:本文仅以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为例,分中举之前,中举入仕至辞官归家,和弃官家居三个时期来看汤显祖的诗文以及戏剧创作,从而得出结论:汤显祖一生的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科举经历有关,他一生的科举经历在诗文及戏剧创作中都有所表现,从而也可以说屡次科举成就了汤显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