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两句翻译的质疑
-
作者:王伟丽 来源:课外阅读·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翻译 王安石 文言文教学 质疑 高中语文 语文课本 无所适从
-
描述:能理解,但在第三段的几个句子的翻译上,却产生了分歧。第一句是该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中的“于是”,有的认为是承接上文的记游,直接译为“于是”,也有人认为应译为介宾短语“对这种情况”或“对这件事
-
课堂应是一个生态环境
-
作者:杨庆余 来源:现代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文化价值 课堂 学生 个体 交互 课程设计 主体性 人与人 教师 生态空间
-
描述:是更早的时候已经被确定)好
-
城市发展应是“轴线式组团”——沈阳市及大连市城郊开发研究
-
作者:陈沈军 来源:辽宁经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交通
-
描述:到有效控制。空间布局不能得到有机合理的疏散,城市建设和商品
-
生态环境不应是“免费午餐”
-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生态环境不应是“免费午餐”
-
生态环境应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
作者:王延超 来源:经济研究资料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无论各因素的作用多大,各自内部或相互间的关系多么复杂,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生存与发展基础——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的生态环境,都是在
-
《牡丹亭》中的典型修辞格及其英译赏析
-
作者:韩淑芹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事》 《牡丹事》 修辞格 修辞格 翻译 翻译
-
描述:多种修辞格的精巧运用可谓《牡丹事》的一大特色,毫无疑问这也为其英译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本文遴选出《牡丹亭》中五种典型的修辞格及其英译文进行分析,以期赏析原文的修辞之美及译文的翻译之妙.
-
《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
-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国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翻译 翻译 传播 传播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的世界名剧。已经引起了西方读者和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译者伯奇的译本和中国译者张光前先生的译本,同时也介绍了笔者本人的译本及翻译
-
挽断罗衣留不住,闻琴解佩神仙侣:从晏殊《木兰花》看文化负载
-
作者:张曼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 翻译 翻译 异化 异化
-
描述:为更好促进中西跨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民族隔阂与冲突,了解民族文化与特色特别是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格外重要.本文以晏殊<木兰花>一词中"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一句为例,探讨文化负载词
-
陆象山心学感悟录
-
作者:周世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心学 象山心学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内容构成 内容构成 历史影响 历史影响
-
描述:多角度地分析了象山心学的生态环境,揭示特定时空象山心学产生的必然规律;从“人心(性)本质说”、“人心同一说”、“人心蒙蔽说”、“人心自救说”、“人心开发说”五个层面论述了象山心学的基本内容及各部分
-
开发利用海水资源应是沿海地区的战略选择--兼论厦门建设海湾
-
作者:林野 来源:厦门科技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水资源利用 沿海地区 厦门市 海湾型城市 生态环境
-
描述:水资源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为紧缺的战略资源。10年来,一些国际组织先后指出:中国将进入全面缺水的阶段。之后全球环境和资源发生的变化,及相关学科的描述,再次警示着人们:一场危机正悄然而至。而在严重缺水的沿海地区,加快开发利用海水资源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