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三峡巴东,千年文化视野的灵山圣境
作者:邱令钟  来源: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视野  三峡  灵山  王安石  北宋  文化取向  苏东坡  诗词  宋词  楚辞 
描述:壹巴东多奇峰峻岭,有大河长川,更多岁月风雨……大约三千年前,廪君西迁,拓疆巴国,烽火相接,波伏浪涌。大风之歌没有及时地飘进三峡,魏武之鞭,挥不过长江以南——巴东,远离中原文明,它几乎是一片文化的荒漠
校园文化建设应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校园文化的育人
作者:赵景辉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  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 
描述: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德育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开展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培养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作者:钟霞梅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用法  四库全书  宾客  句子  翻译  阅读训练  曾巩  译文  文言文 
描述: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
应用翻译研究应是基于实践的研究:以旅游文本及翻译的多样性案
作者:陈刚  来源:上海翻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用翻译研究  基于实践的研究  旅游文本类型  多样性  译者的专业评价能力及翻译能力 
描述:关键,乃是对文本信息的专业评价能力和专业翻译能力。这实则是对应用翻译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一个整体要求。
翻译心理学研究的新收获:刘绍龙《翻译心理学》评介
作者:刘金龙  来源:民族翻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译心理学  翻译理解  翻译研究模式  翻译过程  心理学研究  科学研究方法  翻译  翻译理论研究  过程研究  心理过程 
描述::"中外翻译研究过去主要注重结果,大部分文章和著作讨论的都是译文和原文的关系问题,很少有人关注翻译过程问题,就是涉及这个问题,也只是作为一种现象谈谈,而不是当作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来研究。"事实上,翻译
翻译美学的视角看白之《牡丹亭》唱词英译美的再现
作者:吴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唱词  《牡丹亭》唱词  英译  英译  美的再现  美的再现  翻译美学  翻译美学 
描述:美学对译学的意义。从美学的角度而言,翻译是对原作美学价值的再现。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特质决定了翻译美学是研究文学作品的美及其译文中美的再现极其重要的领域。笔者认为,运用美学理论来探索文学翻译,意义
《牡丹亭》的文化冲击及文化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戏剧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娱乐,而好的戏剧更甚――《牡丹亭》就是这样一出融思想性、艺术性和高尚娱乐性为一炉的好戏。 在《牡丹亭》里,主人公柳梦梅与杜丽娘一见钟情,萌发青春之爱,并产生了性的结合。然这一结合既不俗也不是西方式的“放”,汤显祖用了一种特有的比较精神的表现手法:让男女主人公相约在梦里,用“花神舞
文化与《牡丹亭》情节的形成
作者:杨秋红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形态  戏剧形态 
描述:文化包括鬼俗、鬼魂观念、鬼魂巫术等子系统,鬼文化对《牡丹亭》情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冥婚风俗是人鬼恋故事原型形成的基础,鬼魂及地狱观念是"梦"、"魂游"、"冥判"等情节单元形成的基础,画像巫术、姓名
打造文化新平台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打造文化新平台
周易文化的科学探索
作者:郝岳才  来源: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周易  周易  研究  研究 
描述:周易文化的科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