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给梅花的一封信
作者:暂无 来源: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教育  凋零  开放  寒冷  咏梅诗  成就  坚持  我国古代 
描述:美丽的梅花:你好!我非常敬佩你,每当百花凋零时,而你却独自开放,你是那么的坚强,那么勇敢。你不怕冬天的寒冷,为人们在冬天送上一份清香,每当我看到你就想起了妈妈教育我的一句
《伤仲永》注解析疑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材改革  人教版  注解  普通人  王安石  现行教材  课本  教育  教学用书  语文 
描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收有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在历次教材改革中,该文均得以保留并逐渐恢复原貌(多年前的课本中仅收录至"泯然众人矣"),可见其经典地位不可撼动。然而,现行教材及一些资料中对其注解疑义颇多,这里仅就个人思考所得浅析一二,以供大家勘正。
班主任应是一名长大的“儿童”
作者:张霞  来源:新课程·小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儿童  班主任  班级管理  长大  自主管理  立场  冷水  热水器  二年级  教育 
描述:。 这件小事启发我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在教育的现实中,儿童的立场常常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是,成人们(当然包括教师)以惯有的思维,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
教育应是和谐的艺术
作者:陈立春  来源:考试(中考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尊为教育学的鼻祖.近来我再读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真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 <大教学论>的主导思想就是和谐教育的思想,即热切期望所有的人都能受到完善的教育,使之得到多方面的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表演艺术  中国文化  美学  文化认同  西方文化  玉簪  大学生  观众 
描述:现在是21世纪,我们中国文化走向何处,如何自处?制作昆曲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19世纪古典文化衰微之后,20世纪受到西方文化如此大的冲击,我们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危机……我在国外看了非常多的各种戏剧艺术和表演艺术,但回头一看,呀,最美的那朵牡丹花开在我们自己的后院里面。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白先勇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昆曲  白先勇  白先勇  美学  美学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观众  观众  老化  老化  校园  校园 
描述:一.昆曲进校园:从演出到开设课程 推广昆曲很重要的步骤是昆曲走进校园,我认为如果一门表演艺术没有年轻的观众,它不会有生命力的,会越演越老化下去。年轻观众非常重要,现在昆曲的危机不仅是表演老化.而且观众电老化。
纪念馆展示设计中的传统美学:以遂昌汤显祖纪念馆为例
作者:蓝法勤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建筑  古建筑  融合  融合  情与梦  情与梦  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  赋活  赋活 
描述:在古建筑内设计现代展示,充分利用古建筑原有的空间布局,融合进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实现陈列展示设计的艺术性与时代特征,使参观者在美的意境中接受展示信息,既保护了古建筑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章
交音和性:陈景元音乐美学思想浅析
作者:李雄燕 段炼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道  中道  和性  和性  意义  意义  陈景元  陈景元  音乐  音乐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 
描述:陈景元是宋代重玄学一个代表性学者。他从中道贵和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了中和、冲和等音乐美学思想。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和的音乐审美主张,对当代音乐美育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道以生化为先”:陈景元生命美学思想略论
作者:李雄燕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景元  道论  美学思想 
描述:陈景元认为道是气象有无的统一,是生命的律动。道本身又是生化生命之源。他认为,要获得长生久视,必须通过虚静,以修道证道。
从“汤沈之争”看汤显祖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
作者:王维  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意趣神色”  “意趣神色”  “神情合至”  “神情合至”  道禅思想  道禅思想 
描述:本文通过"汤沈之争"中汤显祖对于声律问题的看法,并结合其学术思想的分析,试图找出他的"意趣神色"等美学思想的形成原因。另外,根据汤显祖的诗歌和戏曲实践,本文将进一步印证"意趣神色""神情合至"等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