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罗汝芳的生命之学
-
作者:郑晓江 罗伽禄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求道 生生 仁者寿 生命之学
-
描述:罗汝芳之学以求道为核心,以安顿生命为目的,所以他把学问的生命修成了生命的学问,形成了独特的生命智慧,他通过仁者寿的观念而拥有了人生之方向与人间生活之准则。罗汝芳也因此成为了晚明儒家学者中的特异
-
爱上女主播 王益和他背后的明星们
-
作者:暂无 来源:畅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爱上女主播 王益和他背后的明星们
-
临川一中安置点开办临时学校
-
作者:王世强 来源:信息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抚州讯 饶礼喜、记者周文平报道:为了让受灾孩子有书读,不荒废学业,临川一中安置点开办的临时学校28日正式开学,学校分成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据了解,临时学校由临川一中副校长黄晓云负责组建
-
《一代思想大师罗汝芳》出版
-
作者:黄初晨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近日,由市社科联副研究员罗伽禄撰写、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一代思想大师罗汝芳》出版发行。 罗汝芳(1515-1588),字惟德,号近溪,南城县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罗汝芳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
-
罗汝芳的社会思想与实践:以《罗汝芳集》为中心
-
作者:晏春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芳 罗汝芳 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 孩提之心 孩提之心 同天 同天 乡约 乡约 族会 族会
-
描述:、正文。(一)罗汝芳的社会思想理念。提出罗汝芳理想社会的道德源泉是孩提之心这一道德自我;社会关系的规范是孝弟慈;理想社会的模式是仁而万物一体,在该模式中对人的要求是“行仁义”和“同天”,以实现人与物
-
“不容青史尽成灰”――刘绍唐和他的《传记文学》
-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文摘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旅美史学家唐德刚说“(刘)绍唐以一人而敌一国”,这成为一则语萃,在华人史学界流传。
刘绍唐(1921-2000),祖籍河北芦台,生于辽宁锦县。“九?一八”事变后,刘流亡山东、上海、南京,抗战胜利后入西南联大,后由北大毕业;曾参加南下工作团,在新华社、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工作。1950年由香港至台,曾出
-
汤显祖和他的“临川四梦”:黄晓波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简体横排、重新评注的汤显祖“临川四梦”在大家的关注和期待中付梓出版了。这是抚州人民和临川学人献给汤显祖诞辰460周年的一份厚礼。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的伟大戏剧家、文学家、诗人,同时又是一位具有反封建意识的思想家,还是一位受到当时当地百姓爱戴的“醇吏”。他的“临川四梦”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不朽杰作
-
“不容青史尽成灰”:刘绍唐和他的《传记文学》
-
作者:张昌华 来源:人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记文学 成灰 回忆录 胡适 陈立夫 张学良 发刊词 台湾 民国史 办刊宗旨
-
描述:《传记文学》的发刊词是刘绍唐亲撰的。他在办刊宗旨中说:"《传记文学》是以传记为领域的一种文学,任何与传记有关的文字与资料,都是传记文学的作品。"
-
变化万千成大观:苏轼和他的《黄州寒食诗帖》
-
作者:韩明廉 来源:金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 书法家 颜真卿 黄庭坚 翰林学士 政治家 礼部 王安石 进士
-
描述:历史人物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
找准随文练笔的“点” 踏上“语文园林”的路
-
作者:潘雅频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随文练笔 语文教学 园林 语文教师 文本 汤显祖 杜丽娘 情感 牡丹亭
-
描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由衷感叹。观景如此,语文教学亦如此。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领学生步入姹紫嫣红的"语文园林",让他们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