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
-
作者:宋衍申 来源:中小学教师培训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范祖禹 编修 编年体 王安石变法 进士出身 宋真宗 史料来源 助手
-
描述:作者《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修的史书。主编是司马光,助手有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司马光,字君实,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十月十八日,卒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九月初一
-
司马光的主编风范
-
作者:胡益祥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王安石 中国历史 范祖禹 十三年 编年体 历史人物 史学家 政治家
-
描述:的中国历史。司马
-
《唐鉴》及其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地位
-
作者:房鑫亮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祖禹 历史编纂学 编年体 司马光 史书体裁 新变化 纪传体 评论文 史实 王安石变法
-
描述:。范祖禹以编年、史评二体著《唐鉴》,别开生面。宋人认为,提供致治之道,编年体优于纪传。因其详于一国的治乱。但这是通过史实诤谏,难以痛快淋漓。《唐鉴》则以大量评论继于史实之后,具有随时议事的优点,弥
-
《左传》与周礼文化
-
作者:徐聪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礼乐文化 周礼 我国古代 先秦时期 礼制 历史著作 文化资料 春秋时代 编年体
-
描述:《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而且《左传》作为传释《春秋》经而做的一部可信史书,大量记载了当时"礼"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礼乐文化资料,显示出当时礼乐文化所达到的卓越
-
司马光与宋神宗的三次对话
-
作者:吕传彬 来源:文史博览(文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中国历史 资治通鉴 对话 政治家 北宋历史 吕惠卿 编年体
-
描述:又是怎么处理这两位爱臣之间的矛盾的呢?与宋神宗谈话时,司马光又是怎样议论王安石的呢?为了排斥政敌,他会奴颜媚骨地刻意去讨好皇上吗?日本东京内阁文库现存唯一的孤本《司马温公全集》,其中收录的司马光作品《手录》中记载了他与宋神宗的谈话,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了解到宋朝皇帝是怎样和大臣议政的,也可以体味到宋神宗与司马光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君臣关系。
-
笛源发微
-
作者:王子初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竹笛 笛子 起源 乐器 史料 《周礼》 竹质 文物 史书 马王堆
-
描述:两条途径;一是历代史书经传的记载;二要依据地下发掘出来的古代文物。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印证。但是,自秦火以后,历代文献史料中关于笛子的记载实在是众说纷纭。笛、篪、箫、龠,常相混淆。后者往往因袭
-
胡应麟史学理论初探
-
作者:王嘉川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学理论 胡应麟 刘知几 中国古代史学 《史通》 《史记》与《汉书》 史学评论 司马迁 史书 直笔
-
描述:胡应麟史学理论初探王嘉川胡应麟(1551—1602年)字元瑞,浙江兰溪人,明代著名文献学家。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所论多有高识卓见。本文拟就其有关史学理论方面的论述,作一初步探讨。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标准问题的讨论,可谓源远流长。早在...
-
青苗法利率纠误
-
作者:陈析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文献通考 王安石变法 宋会要辑稿 资治通鉴 中国史研究 纪事本末 史料 史书 敛散
-
描述:4期《关于王安石变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其实,《文献通考》等史书所载,原文是这样的:元丰
-
古代越族的乐器——錞于
-
作者:傅举有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族 民族风格 《周礼》 乐器 百越 文化生活 国语 郑注 史书 悬棺葬
-
描述:相和”。先秦称铜为金,所谓“金錞”,就是錞以铜为之。其次,《国语·晋语》卷十一载:“赵宣子
-
四时佳景在青松
-
作者:王大钧 来源:园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松树 秦始皇 青州 大夫 泰山 松柏 胶东 祭坛 史书 周礼
-
描述:人对松树的尊重。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国家,据《汉官仪》载“秦始皇上封泰山,遇疾风暴雨,赖得抱松树,因封为五大夫。”五大夫为秦爵“大夫”共九等中的最高级别。后人多有误以为五大夫指有五株松树,至今泰山的原来五大夫松树处竟然栽了五棵小松,似乎有点不恰当。据汉贾山《至言》“秦于驰道于天下,广五十步三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