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
报纸(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
地方风物 (3)
地方文献 (3)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6)
2013(1)
2012(2)
2011(6)
2010(1)
2007(1)
2004(1)
1999(1)
1997(2)
199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
九江日报(1)
宁波日报(1)
抚州日报(1)
小学生作文向导(1)
上海艺术家(1)
寻根(1)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1)
政协天地(1)
中国戏剧(1)
蔬菜产销 农户不应是“信息孤岛”
作者:顾国建  来源:商场现代化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蔬菜产销  “信息孤岛”  农户  习惯思维  蔬菜生产  老百姓  中国  农产品 
描述:中国老百姓刚刚被菜价高涨折腾完,中国菜农又在为贱卖的蔬菜伤神。为什么中国的农产品几十年来总是在“多收了三五斗”的怪圈里徘徊呢?问题出在长期以来蔬菜生产上重生产轻流通的习惯思维。
蔬菜良种选育专家刘绍渚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致富月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蔬菜良种选育专家刘绍渚
道元禅师的料理
作者:暂无 来源:看历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师  料理  日本人  佛教  曹洞宗  素食  僧侣  蔬菜  饮食  公元 
描述:受佛教影响甚深的日本,从奈良时期到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明治维新期间的1200年间,日本人民的膳食一直都是素食类型的。成书于公元三世纪左右的《三国志·魏志·倭人传》,是这样记载日本的:在那块土地上没有牛,没有马匹,没有老虎,没有豹,没有山羊和喜鹊……那
先秦食物的贮存
作者:杨钊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贮藏食物  保藏方法  谷物  干肉  《周礼》  蔬菜  地下建筑  加工保藏  郑玄注  历史研究 
描述:先秦食物的贮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杨钊一、食物的贮藏原始社会时期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经营农业。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的,一个季节所得的粮食,是不能在极短时期内消费完的,而且要用以维持数月,一年或更长时间,以待下一年收获季节的到来。从那时起,谷物的贮藏就...
"张美食"食趣(十二)
作者:召邑  来源:食品与健康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蔬菜  美食  君子  水性  食碱  食者  酸碱  女口  巴里 
描述:三十二、酸碱论张兄与众友饮,喜食肉而卑蔬菜。众皆知其在家中每餐皆让肉与妻儿食而"胃亏肉"之故,遂讥之曰:"古云‘肉食者鄙’,兄何故扎小人堆也。"兄答曰:"此言差矣。想当初,宋相王安石子雱云:君子多喜
王英清:开拓心中那片“绿洲”
作者:马士明 刚慎国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洲  营业员  新时期  跨越式发展  回忆说  滨州市  转业军官  食品厂  企业  蔬菜 
描述:很多设想,但没想到会做营业员",王英清回忆说。
吴炯:要做带民增收的好支书
作者:吴炯 覃建彬 霍庆涛  来源:当代贵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  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  水电资源开发  水电资源开发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  农民工  农民工  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  大河镇  大河镇  江口  江口  流动党员  流动党员  蔬菜  蔬菜 
描述:党建问答江口县王芳惠问:我是2004年,通过江口县"招商引资"到该县民和乡境内车坝河进行水电资源开发的。经过几年发展,到大塘电站工作的技术人员、农民工越来越多。目民营企业如何成立党支部?
中国首家蔬菜工厂在沈阳正式投入运营/中国首个蔬菜博物馆亮相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国首家蔬菜工厂在沈阳正式投入运营/中国首个蔬菜博物馆亮相
全国性的蔬菜价格暴跌,但对种了120多亩蔬菜的沈凤林没有造
作者:暂无 来源:海宁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陈卓蓉王超英 在硖石街道军民村紫薇果蔬园区,40多亩大棚内,新品种越夏番茄刚分批种下。墨绿色的苗有些已经有20厘米高。这些是沈凤林的“秘密武器”。 “这个番茄品种名叫越夏,意思就是越过夏天才采摘。正常的采摘期是8月份,到那时本地已经没有了番茄,市场上只有山东来的,那我就有了优势,价
绿叶绽光辉 俏也不争春:红娘与春香配角形象分析
作者:孟闪闪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牡丹亭》  配角比较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广受赞誉。两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可比性,本文旨从两剧中的配角红娘和春香形象的相似点做比较分析,感受作为配角她们各自的独到之处,同时还简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总之,红娘和春香无疑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配角界的翘楚,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