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山"流纹英安岩"单颗粒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作者:张万良 李子颖  来源: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纹英安岩"  "流纹英安岩"  单颗粒定年  单颗粒定年  流纹英安斑岩  流纹英安斑岩  早白垩世  早白垩世  相山地区  相山地区 
描述: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主体岩石--碎斑熔岩的年龄,结合其产状形态特征,认为"流纹英安岩"属火山期后浅成-超浅成侵入的流纹英安斑岩.结合前人测年资料,参照上侏罗统与下白垩统的145.5 Ma界线年龄,提出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的新认识.
相山流纹英安斑岩SHRIMP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作者:何观生 戴民主 李建峰 曹寿孙 夏斌 许德如 李文铅 杨之青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火山杂岩  相山火山杂岩  流纹英安斑岩  流纹英安斑岩  SHRIMP  SHRIMP  U  U  Pb年龄  Pb年龄 
描述:均年龄为136.6±2.7Ma(MSWD=1.8)。结合前人报道的相山火山杂岩年龄、野外岩石组合以及对定年方法精度的对比,我们确认:相山火山杂岩中的流纹英安斑岩的形成时间应该为早白垩世。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U-Pb精确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杨水源 蒋少涌 姜耀辉 罗莉 赵葵东 范洪海  来源:矿物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山侵入杂岩  地质意义  流纹英安斑岩  流纹英安岩  碎斑熔岩    江西相山  花岗斑岩  火山岩型铀矿  拉张环境 
描述: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U-Pb精确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江西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中流纹斑岩的U-Pb年代学、岩
作者:杨水源 蒋少涌 赵葵东 姜耀辉 范洪海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纹斑岩  流纹斑岩  LA  LA  ICP  ICP  MSU  MSU  Pb年龄  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岩石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Hf同位素  相山铀矿田  相山铀矿田 
描述:为-8.49~-9.62,的εHf(t)值为-3.6~-9.4(集中在-7到-9之间),这些特征表明相山流纹斑岩为硅铝层地壳物质重熔演化的产物。流纹斑岩的Sr-Nd同位素,Hf同位素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陈正乐 王永 周永贵 韩凤彬 王平安 宫红良 邵飞 唐湘生 徐金山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相山铀矿田  火山  侵入杂岩  SHRIMP测年  鹅湖岭组 
描述:以限定相山第二火山喷发旋回的结束时代为134 Ma;采自于相山北部巴泉和南部浯漳的似斑状花岗岩的SHRIMP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3.3±0.8)Ma(MSWD=0.82
江西相山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U-Pb年代学和Hf同
作者:杨水源 蒋少涌 姜耀辉 赵葵东 范洪海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纹英安岩  流纹英安岩  流纹英安斑岩  流纹英安斑岩  U  U  Pb年龄  Pb年龄  Hf同位素  Hf同位素  相山  相山  江西  江西 
描述:表明,流纹英安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5.1±1.7)Ma,流纹英安斑岩的年龄为(134.8±1.1)Ma.这表明这些岩石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侏罗纪.这一新
王安石与老子哲学
作者:魏福明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老子哲学  继承  发展 
描述:“耦”、“对”概念来概括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辩证法的认识。
诚信笃朴,学验俱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绍贵主任中药师
作者:刘红宇  来源:中医药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贵  学术理念  继承  创新 
描述:承,并不断创新,发扬光大。
认同与超越:论胡应麟小说理论对古代小说概念厘清的重要作用
作者:陈丽媛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概念  小说概念  文体特征  文体特征  继承  继承  创新  创新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已经触及到了小说文体的本质特征,有重要的新变意义。对古代小说概念的精细化和文体的独立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小说观念是建立在他对小说文体独立性的充分尊重及对小说文体
关于《贞观礼》的一些问题——以所增“二十九条”为中心
作者:吴丽娱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贞观礼》  二十九条  周礼  南朝  继承 
描述:统一方面,获得更大的进步,从而为本朝礼的建设形成了新的模式。在此过程中,显示出自世族社会向官僚社会过渡时期礼仪既追求完备,同时却又不得不废旧立新、改变传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