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牡丹亭到红楼梦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财富圈TIDE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最后集结了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和中国戏曲学院的强大阵容,历经一年多时间创作排练而成。 昆曲《红楼梦》的成功,折射了这一古老剧种申遗成功之后,走过的不平凡
-
开封:水,民风,人物
-
作者:赵园 来源:书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封 中原地区 周亮工 明清之际 城市 清明上河图 河南道 宋代 大梁 东京
-
描述: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赋由此而进"(卷四六《河
-
明清二梦,异曲同工:从《牡丹亭》到《红楼梦》
-
作者:裴雪莱 来源:山花: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牡丹亭》 《牡丹亭》 异曲同工 异曲同工 明清 明清 艺术感染力 艺术感染力 文学精品 文学精品 社会内容 社会内容 封建专制 封建专制
-
描述:无论《牡丹亭》还是《红楼梦》,均为中国古代文学精品,极具艺术感染力,明清“二梦”本身所描写的社会内容十分沉重,表现的思想也非常深刻。二者都艺术地展现了梦魇般的现实,人们的思想和心灵被严重僵化的封建
-
花影流水筑家园
-
作者:吴美花 来源: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园林设计师 设计专业 植物造景 曹雪芹 景观设计 园林艺术 流水 红楼梦 牡丹亭 人工湖
-
描述:师。 因为热爱,所以热门 热爱大自然,向往居住在“与绿叶为伍,与鸟雀为邻”的美好环境中,是人类的天性,园林艺术由此诞生。古代园林大多为私人所有,“咫尺山林,多方胜景”,为了显现园主的身份与地位,工匠们通过各种造园手法成就阵容浩荡、美妙诗意的景观。而到了现代,由于城市环境日益受到重视以及旅游经济的崛起,无需进入大观园,我们便可领略园林艺术——街头绿地、小区公园随处可见,各地对景区的开发力度也越来越大。 因此,除了传统的园林管理机构、园林(景观)设计公司一直招收园林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之外,城市规划部门、房产公司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看涨。 看到这里,许多同学的内心会蠢蠢欲动吧。的确,园林设计是个热门专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当你决定追随其而去时,必须先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
诗歌情感漫谈
-
作者:刘福智 张青波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感情 情感 红楼梦 传统诗词 十三辙 进入角色 牡丹亭 发散 曹雪芹
-
描述:感的运载和发散,以提高诗歌抒情的质量。
-
作文评改之我见
-
作者:程丹 来源:才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评改 写作 自评自改 引导学生 王安石 曹雪芹 红楼梦 艺术 俄国作家 教师指导
-
描述:字成文何其艰辛。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敲一绿,费尽心神,成其伟文。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成就了《红楼梦》的辉
-
“车比杜”应是“别车杜”
-
作者:谷兴云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汝昌 文艺理论家 苏联 刑事档案 流行 红楼梦 车尔尼雪夫斯基 杜勃罗留波夫 出生年代 师承关系
-
描述:2010年11月10日《中华读书报》刊载的《聂绀弩刑事档案与周汝昌诗》一文提到,聂绀弩曾跟周汝昌谈过周氏所著《红楼梦新证》。聂对周说:"你写个新的序,咱们看看,这个《新证》还可以印。"文章接着说
-
网络新文体
-
作者:国文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文体 红楼梦 毛衣 网络 音乐 法语课 乐和 象征意义 录音机 黄鹤
-
描述:咆哮体——多用来自嘲,诉说自己的遭遇和感受,让人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两年前选了法语课,于是踏上了不归路啊!法国人数数真是极品啊!76不念七十六啊,念六十加十六啊!96不念九十六啊,念四
-
文学常识如何复习
-
作者:彭成刚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 作家作品 常识 文学体裁 汤显祖 复习 文学流派 初唐四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
描述:备考文学常识,有几种趋势应该把握:一是将该项内容移至主观题部分,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二是把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甚至和古诗文鉴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考查,三是以列举的方式进行考查,四是与语言表达题的有机融合,五是成为作文考试的素材.后四种将是今后高考的主要题型,应当予以重视.
-
优孟衣冠启后人:谈戏曲艺术的人物美
-
作者:凌宁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异彩纷呈 牡丹亭 衣冠 舞台 艺术反映 杜丽娘 艺术方式
-
描述:有道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梨园这两句警语说明:舞台上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生活的艺术方式,是凭借优孟衣冠塑造林林总总的人物形象;这种艺术反映的目的,是通过人物性格与命运这面镜子给人以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