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28)
报纸(95)
图书(14)
学位论文(10)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8)
地方文献 (111)
非遗保护 (13)
才乡教育 (5)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67)
2012(42)
2010(49)
2009(30)
2008(33)
2006(17)
2004(6)
1988(13)
1984(8)
1980(5)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7)
戏剧之家(上半月)(3)
文化学刊(2)
书法赏评(2)
今日中国:中文版(1)
中外食品工业(1)
荣宝斋(1)
河北画报(1)
收藏(拍卖)(1)
财会通讯(综合版)(1)
当代戏曲创作如何实现艺术与市场双赢初探:以昆曲青春版《牡丹
作者:周黎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改革  改革  艺术  艺术  市场  市场 
描述:随着戏曲观众的流失,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戏曲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以吸引更多的年青观众群。本文以近年来在上座率及口碑上均取得较好成绩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和黄梅戏《徽州女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明妃曲》艺术
作者:史黎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汉族主义  匈奴  王安石  王昭君  艺术  毛延寿  胡汉  作品  西京杂记  回顾 
描述:且在艺术上也不落前人窠臼,很可称道。《明妃曲》第一首,着力写明妃的哀怨,结构很别致,好象一出戏分若干场,诗的每一节都有各自的出场人物。“明妃初入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爱是艺术,更应是科学
作者:史凯  来源:前线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断代史  艺术  父母  科学  教师  逆反心理  家长  望子成龙  人生 
描述:反心理相当严重,真让人不知
浅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悲情
作者:杜广中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诗歌创作  曹操  钟嵘《诗品》  悲情  艺术  《宋书》  《魏书》  《诗薮》  胡应麟 
描述:浅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悲情
古风新义:刘绍刚篆刻艺术的理性与浪漫
作者:王京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篆刻艺术  古文字  艺术家  简牍帛书  赵之谦  四大家  书法篆刻  艺术流派  学术  学者型 
描述:从晚清篆刻四大家中的赵之谦、黄牧甫,到近代的乔大壮、当代的蒋维崧,再到刘绍刚,一直延续着学者型艺术流派的精神。这派印风根植于传统,除了在艺术上追求古朴、含蓄、文雅的风格外,还讲求以古文字入印,用古老
蔡京“自述”:政治是一门艺术
作者:王觉溟  来源:美文(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政治  蔡京  艺术  宣仁太后  北宋  宰相  自述  书法 
描述:蔡京(1047—1126),字元长,北宋末年权相,书法造诣精深;其仕途生涯跌宕起伏,在宰相任上四起四落;工于权术、狡黠善变,搜尽天下膏脂以供君臣挥霍,最终导致北宋覆亡。我有一种预感。我即将死在这条山长水远的贬谪之路上。前方那座名叫潭州的城市,很可能就是我生命的
汤显祖的宾白艺术:以《牡丹亭》为例
作者:陈娟娟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宾白  汤显祖  艺术  填词  北曲  徐渭  南曲 
描述:所谓宾白,徐渭有云:“唱为主,自为宾,故日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既然为“宾”,就不能喧宾夺主,因而相对于曲,古人对宾白要缺乏重视的多,尤其是在元代——“元以填词擅长,名人所作,北曲多而南曲少,北曲之介自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只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似并此数言,亦可略而不备者”。
重新建构与艺术碎片化:《牡丹亭》文鸯的两种建构方式及其差异
作者:刘毅 王省民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建构方式  建构方式  重新建构  重新建构  碎片化  碎片化  艺术  艺术  意义结构  意义结构  戏剧文本  戏剧文本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描述:加到对《牡丹亭》的诠释上,赋予这部名剧某种完全不同的意义。
五载青春梦牡丹:古老艺术的时代气息
作者:陈玲玲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时代气息  艺术  青春梦  戏曲舞台  戏曲演员  文化精英  两岸三地 
描述:戏曲舞台上历演四百余载而不衰的《牡丹亭》,是举世公认的艺术瑰宝,演出《牡丹亭》是每个戏曲演员的梦想。我院携手白先勇老师联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制作了昆剧青春版《牡丹亭》,我有幸参与其中饰演杜母一角
古老的艺术 现实的生活 《紫钗记》排练小记
作者:黎安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艺术  排练  生活  传统程式  真情实感  昆曲  人物 
描述:更体现人物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