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变法无百姓乱天下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文…大江东去 王安石变法毁誉参半,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看,结论甚至完全相反。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就一个——富国强兵,手段是只开源增收,却不节流省费,也不能开源与节流并举。如此一来,他的变革实际上是与民争利,小民哪里斗得过官府,徒有满腹怨气罢了。这种变法,不可能得民心。 新法不仅有民怨,士大
吴普·吴溥新
作者:暂无 来源:江海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咏 顷读7月29日“书香”版赵鹏先生《神秘大藏家吴庭香与张謇》一文,就吴氏之名与字及其早年行止履迹一一详加考论辨正、还本溯源,读来受教匪浅。有关吴普,近代印坛巨擘陈巨来于其所著《安持人物琐忆
张居正:“深奉尘刹”(上)
作者:翁礼华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封建社会后期  王安石  改革家  起义军  朱元璋  秦代  明朝 
描述:参加会试,中二甲进士,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见习官)。在明代,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明代宰辅(相当于今日之总理、副总理)170余人,源于翰林者占90%以上,故在当时入翰林者皆被人视为储相,相当于成了总理级后备干部,其前程无量。但张居正并不以这种进身之阶为满足,目击明中后期时局的败坏,深切的忧国忧民使他无意享受悠闲富足的生活。在同僚们沉醉歌台舞榭、吟风弄月的日子里,他却闭门谢客,攻读历朝典章,剖析政务,探索救国兴邦之道。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随着首辅高拱被无辜逐出中枢,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相当于今国家总理),终于有了大展身手进行改革的机会,直至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因病在北京去世,张居正主持国政达10年之久。前5年(公元1573年—1577年)张居正着重伸张法纪,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
欲望凤来百兽舞 何异北辕将适楚:从《七德舞》与《部伎》看
作者:杜兴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白居易  白居易  《七德舞》  《七德舞》  部伎》  部伎》  雅乐之替  雅乐之替 
描述:白居易的《七德舞》与《部伎》都曾遭到后人的误读和诟病。文中以《七德舞》和《部伎》为个案,通过对二者的产生、流变、艺术特色、思想意蕴和政治取向的考察,澄清了白居易刺雅乐之替的真正含义,并分析
王兆国会见五一巾帼奖状奖章获得者时强调 立足本职建功
作者:陈郁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北京2月28日讯 记者陈郁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28日在京会见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奖章获得者代表时强调,广大女职工要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在实现“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半边天”作用。 王兆国首先对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
男人叫丛军,女人叫王英,两口子来大庆10年了,仍是“庆漂
作者:暂无 来源:大庆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平凡夫妻体味劳动快乐 丛军靠着一台掌鞋机器撑起了家 难得清闲的午饭时光 □本报记者丁学汉/文 实习记者李恒/摄 离乡,在城市中漂着 10年前,20出头
锤炼“四”品行 塑造“四可”形象 何中
作者:暂无 来源:眉山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牢固树立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这是对组工干部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最根本要求。组工干部应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率先垂范,用自身的模范言行,锤炼 “四”品行,塑造可敬、可信、可亲、可靠四种
為何中國人普遍存在焦慮
作者:暂无 来源:先驱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近幾十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也確實讓一部分人先擺脫了貧困帶頭富了起來,更讓絕大多數普通百姓過上了吃飽穿暖的生活,然而,伴隨著中國經濟地飛速發展,卻似乎出現了越來越多心懷不滿的人,並且以易怒的性格表現出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哪怕是芝麻綠豆大小的小事情,也可能引發
围绕中心抓党建 凝聚力促发展
作者:李犁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围绕中心抓党建 凝聚力促发展
“她走了,我的好痛” ——王益群的故事·六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因为,我失去了一位相依为伴、亲密无间的好朋友,真诚、友善的好同事。她走了,我的好痛! 张淑凤与王益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