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宋代理学与心学分歧探源
作者:来可泓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  心学  朱熹  陆九渊  程颢  程颐 
描述:由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奠基的宋代理学,发展到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出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两大派系,两派尖锐对立,严重分歧。正本清源,两派的分歧实源于程颢、程颐的洛学对理
二程与王安石新法之离合
作者:萧庆伟  来源: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新法  社会理想  经世致用  三代之治  北宋儒学  荆公新学  实践品格  程颐  熙丰新法 
描述:在经世理想和治国主张方面,二程治学与荆公新学经历了一段由初合而渐离的变异过程。两派分离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政治理想均处于被强调和被突出的状态之中.二程与荆公由此渐离渐远,进而淡化或削弱了以经世致用为要义的儒学的实践品格.
二程哲学性质辨析
作者:高建立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性质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  “理”  华严宗  “心”  程颐  唯心主义哲学  《孟子》 
描述:认为,“程颢倾向于主观唯心主义,程颐倾向客观唯心主义.愚以为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但“倾向”二字仍缺乏力度.
超越经学--对理学形成的一个支点的考察
作者:崔大华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经学  “理”  《周礼》  《系辞》  理学家  本体性  欧阳修  儒家经典  河图洛书  程颐 
描述:超越经学──对理学形成的一个支点的考察崔大华(河南省杜会科学院)作为儒学的一个理论形态的理学,它的形成可能会有多种社会的、政治的因素或条件,但就儒学本身的理论发展逻辑来说,有两个支撑点是最重要的:超越经学和消化佛老。并且,这两个支撑点之间是互溶互动的...
论苏轼与理学之争
作者:金诤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圣人之道  程颐  理学家  人情人欲  人性论  王安石变法  反理学  孟子  人为本 
描述:性气
论“元祐党人案”
作者:任崇岳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党人碑  蔡京  徽宗  元祐党人  神宗  曾布  程颐  《宋史》  韩忠彦  王安石 
描述:于变法未能尽善尽美,王安石依靠的某些人品行不端,加上吕惠卿的中途倒戈,遂给反对派以口实,纷纷抨击王安石,安石退居金陵,变法宣告失败。元祜元年(1086年)
从《温公易说》看司马光的政治历史观
作者:李叔毅 龚佩琏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易说》  《易》学  历史观  圣人  苏拭  程颐  王安石变法  光日  修心 
描述:史观,他借历史宣扬封建礼教,把“孝慈仁义、忠信礼乐”等封建道德作为百世不易之“道”,他的一生堪称封建伦理、政治的典范。
北宋“党争”与儒学复兴运动的演化
作者:刘复生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学复兴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范仲淹  欧阳修  北宋中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庆历新政  程颐  新旧之争 
描述:北宋中期, 儒学复兴思潮掀起高潮, 政治革新运动也一浪高似一浪。新儒们在实践“王道”政治理想的同时, 对于如何改造现实社会却发生了严重分歧, 以致政治上的“党争”不断, 儒学复兴运动也随之不断深入和演化。
从二程对王安石的批判看理学的政治倾向
作者:李之鑑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易》  政治倾向  理学  “理”本论  程颐  人臣  认识论  人之道  唯心主义 
描述:王安石关于“理”与“物”本质关系的论点。
宋代永嘉事功学的兴起
作者:何隽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永嘉  程颐  经世致用  宋代  思想发展  浙东学派  学士  思想传统  王安石  道德精神 
描述:的回答实际上是取消问题,事实上在宋代,学者就认为永嘉事功学与程学有别,前者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