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制”与《考工记·匠人营国》对早期都城形态的影响
作者:焦泽阳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制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  宗庙  宫殿  都城形态 
描述:。只是由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态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才未出现如后世北京那样经典的,符合礼制都城形态的案例。
江西广昌孟戏祭祀本质论:以甘竹曾村孟戏为例
作者:陈利利  来源:大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祭祀  祭祀  本质  本质  曾村  曾村 
描述:广昌孟戏于每年新春酬神祭祖演出一次,数百年未中断,并成为当地一种有特色的民俗活动.由于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古老祭祀性质,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即以广昌甘竹曾村孟戏为例,在先前学者研究
清华简《(旨阝)夜》礼制小札
作者:马楠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饮酒  武王  周公  卿大夫  燕礼  内史  礼制  周礼  大戴礼记 
描述:明如左。饮至于文大室饮至之礼习见于《左传》,桓二年《春秋》“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左传》发凡云:“‘公及戎盟于唐’,修旧好也。‘冬,公至自唐’,告于庙也。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正义》以《礼记.曾子问》义说之云“孝子之事亲也,出必告,反必面,事死如事生,故出必告庙,反必告至。”《左传》所谓“饮至,舍爵,策勋”行于朝、会、盟、伐之返。僖二十八年城濮之战,“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献俘授馘,饮至大赏,徵会讨贰”,正是征伐得胜,反行饮至之事。据《礼记.曾子问》,“孔子曰:诸侯適天子,必告于祖,奠于祢……诸侯相见,必告于祢”。以《仪礼.聘礼》例之,彼卿大夫聘问他国,出行,释奠于祢庙,告行于祢庙之室。还国,告反于祢庙之室,行饮酒礼于堂上。于武王,文大室正为祢廟之室。则告反当在室中,...
玉器杂谈
作者:张庆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器  先秦时代  祭祀  统治阶级  周礼  形制  可以用来  五等  大宗  礼制 
描述:级。周朝自天子以下,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根据礼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周礼·春官上·大宗伯》)以瑞玉的形制、尺寸和纹
礼制文化研究
作者:岳文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人  周礼  礼治  礼法  变迁 
描述:业已吸收的周礼制文化的改变。第四章:秦王朝建立后,为维护大一统王朝的稳定,统治者力倡礼制教化,对封禅之礼、祭祀之礼进行了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周礼》祭祀词语研究
作者:陈勤香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祭祀词语  词源义  命名特点  古文化 
描述:一些经过论证的材料和有价值的结论。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前言部分讨论了五个问题:1、《<周礼>祭祀词语研究》研究的目的与任务。2、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文以王宁先生的汉语词汇发生
先秦社会的巫、巫术与祭祀
作者:许兆昌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社会  先秦时期  巫术行为  《周礼  行为方式  本质特征  宗教形态  巫文化  左传  献祭 
描述:祀文化看成可以截然划分的两个文化发展的阶段。
孔道辅与祭祀孟子之始
作者:刘培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御史中丞  公元  谏议  五经博士  王安石  洪武年间  仁义道德  封建皇帝  特殊贡献 
描述:孔道辅与祭祀孟子之始
中国城隍祭祀三题
作者:荣真  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隍祭祀  蜡祭  古文献  左传  北齐  杨伯峻  吴澄  城隍神  筑城  城隍庙 
描述:未有城隍之名罢了,①。今人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道教俗神》和任继愈先生主编的《宗教词典》中的《城隍》词条也沿袭了这个说法。我的看法则与之不同,论证如下:
西周章服礼制刍议
作者:郑立志  来源:消费导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章服  中行  周礼 
描述:章服作为物化了的西周社会文化载体,是沟通和理解西周礼制的重要桥梁。衣从礼、衣从和、衣从我、衣从美的西周章服"中行"礼仪,在当今处理服装、人与环境关系中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