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东日记》中元僧清浚地图的记载与系统图例符号的使用年代问题
-
作者:张江华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图学史 日记 朱思本 史料笔记 度量衡 图例符号 世界地图 地图制作 历史地图集 研究者
-
描述: 明代叶盛《水东日记》一书在现在并不罕见。其书卷一七《广舆疆里图》一则记载了元僧清浚所绘制的一幅全国地图。此则史料对中国地图学史的研究极有裨益,却甚少引起研究者注意。原文为:
-
从《周礼》看西周时期的城市建设制度
-
作者:文超祥 来源:规划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设制度 西周时期 城市建设 周礼 城市规划 考工记 职责 诗经 组织建设 研究者
-
描述:;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1]89。可见,早期的区域规划是由大司徒掌握的。司徒还负责对从事工程建设的“役徒”进行管...
-
孟称舜轶文一则
-
作者:胡绪伟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称舜 明末清初 研究者 生平事迹 周亮工 戏曲家 人言 子曰 注释 散佚
-
描述:云:“韩子曰:‘道高而谤至。’今子谤言日闻,意子道高所至欤!”呜呼!足下之言,其谀我耶?抑讥我耶?不佞无退之之才,而同其阨,命坐磨蝎,动与谤俱。退之云:“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斯言若不以得谤为恨,而以得谤为喜。夫人之谤我者,将以毁我之名也;谤至而名随,则其谤我也,不滋以益我乎?顾舜但有其谤耳,
-
1978-1982年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动态(续二)
-
作者:史维雍 竺沙雅章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研究者 士大夫 王安石 研究成果 论文 北宋 宗教史 学术界 土地问题
-
描述:渐趋沉寂,研究者们已大大倾向于采取此二者当中的某一种立场,来对各种问题进行注重实证的研究,
-
杜诗《公安送李晋肃》臆说
-
作者:刘文 来源:岳阳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公安 李贺 杜诗 入蜀 亲属关系 陶唐氏 蔡梦弼 王应麟 研究者
-
描述:一些探究。先从诗题说起。早在宋代,蔡梦弼《增修杜工部草堂诗笺》在《公安送李晋肃》题注中就已指明:“晋肃即李贺之父,韩退之尝为贺作《讳辩》”。稍晚,王应麟《困学纪闻》,请代仇兆鳌《杜
-
杜甫《行次昭陵》一诗作于何时
-
作者:何振球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至德 杜诗 研究者 凤翔 黄鹤 唐太宗 北征 注杜 权威
-
描述:《杜诗详注》中,作者
-
论《牡丹亭》研究中的影射问题
-
作者:程华平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张居正 陈继儒 戏曲创作 现实生活 研究者 杜丽娘 时事剧 研究中
-
描述:的分歧:1、影射王锡爵说。一些研究者的看法是,汤显祖...
-
论明清《牡丹亭》创作心理研究
-
作者:程华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心理研究 创作心理 创作主旨 研究者 陈继儒 作品 明清两代 张居正
-
描述:汤显祖为什么创作《牡丹亭》?他创作这部作品具有怎样的心理特征?这是明清两代许多研究者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课题;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总结,分别精华与糟粕。提炼与吸收有价值的成果,丰富今天的《牡丹亭》研究
-
韩国宋辽金西夏史研究概况
-
作者:李锡炫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研究概况 研究成果 士大夫 经济史 韩国 科举制度 王安石 宋辽金 研究者 西夏史
-
描述:一、导论1945年解放以后韩国历史学才开始正常的活动,但是实际上开始研究中国史是5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了。当时汉城和地方的有名大学陆续创办了史学杂志,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期。1965年11月拥有30名会员的东洋史学会正式成立,《东洋史学研究》也...
-
我们所应当争取得到的(关于宋代文学的研究的随想)
-
作者:程千帆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学 作家 文学现象 文学样式 汉语文学 王安石 研究者 校勘注释 成绩 独特风格
-
描述:有特色的选注本;我们的学者们还对某些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地阐明了某些文学现象、某种文体和某位作家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几部文学通史对于宋代文学的综合叙述,其成绩也显然超过解放以前。这些成就是彰彰在人耳目的,如若举例,就可以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