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20)
学位论文(522)
图书(118)
报纸(60)
会议论文(5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58)
地方文献 (120)
地方风物 (120)
非遗保护 (34)
才乡教育 (18)
文化溯源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135)
2011(133)
2010(123)
2009(109)
2008(94)
2005(72)
2004(69)
2001(37)
1999(39)
按来源分组
其它(613)
人民音乐出版社(8)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
外语与外语教学(3)
天津人民出版社(2)
齐鲁书社(2)
广陵书社(1)
新疆人民出版社(1)
晋中学院学报(1)
巴蜀书社(1)
佛国的天籁之音
作者:郑汝中  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敦煌石窟  研究  音乐史  中国  唐代 
描述:佛国的天籁之音
慨当以歌演至爱 撩魂魄见真情 王英会舞台风采漫评
作者:刘福民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台呈现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王英  《村官李天成》  风采  真情  《清风亭》  主旋律题材 
描述:风亭》,二是自豫剧移植改编的主旋律题材现代戏《村官李天成》,深深感到现场观众动情动容为之感叹唏嘘的缘由正在于此。
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 1850~1950,1998~2
作者:汤亚汀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犹太人  音乐史  研究  上海市  1998  2005  犹太人  音乐史  研究  上海市  1850  1950 
描述: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 1850~1950,1998~2
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
作者:李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主腔  变化形态  青春版 
描述:以昆曲《牡丹亭》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音乐分析和音乐本体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昆曲形成发展史的回顾;第二章是《牡丹亭》的艺术分析,是全文的重点,首先是对汤显祖的生平简介以及对
察卞研究
作者:顾绍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蔡卞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后期  学术思想  社会变革 
描述: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之后,无论在史官还是谏官任上都能够体现出非凡的能力和正直的人格,深得宋神宗的赏识。 哲宗“绍述”时期是蔡卞政治上的顶峰阶段,此时的蔡卞正当壮年,政治上也相对成熟。蔡卞首先进言重修《神宗实录》,并担任提举官,他充分利用王安石《日录》等材料对元祐时期所修实录的不实之处,予以更正,“是安石而非神考”,使王安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也为绍述提供了变法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当蔡卞察觉到宋哲宗对这种做法不能容忍的时候,他又做了策略的调整,开始采用“盖抹之术”,“深赞元丰”推崇宋神宗的元丰之政,避免旧党人士对王安石理财之术的攻击。同时。在这一时期蔡卞对旧党进行了大力打击,失去理性。 徽宗建中靖国时期,蔡卞遭到弹劾离开中央,伴随蔡京的掌权而再度起用,和蔡京一起继续推行变法的事业,建成四辅,恢复湟鄯。但是,由于蔡京对新法的误解和用心不忠,使变法事业偏离了王安石的初衷。蔡卞无法忍受这种行为,而自身又不为蔡京所容,只好求去,再未入中央。 蔡卞所作的《毛诗名物解》和他的事业相辅相成。在该书中蔡卞将王安石《字说》和《诗义》中的经义理念运用发挥,使王安石的变法理念、人生哲学、伦理观念得以弘扬和传播。
蔡卞研究
作者:顾绍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蔡卞  王安石变法  绍述  《毛诗名物解》  《神宗实录》 
描述:入中央任职是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之后,无论在史官还是谏官任上都能够体现出非凡的能力和正直的人格,深得宋神宗的赏识。 哲宗“绍述”时期是蔡卞政治上的顶峰阶段,此时的蔡卞正当壮年,政治上也相对成熟。蔡卞首先进言重修《神宗实录》,并担任提举官,他充分利用王安石《日录》等材料对元祐时期所修实录的不实之处,予以更正,“是安石而非神考”,使王安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也为绍述提供了变法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当蔡卞察觉到宋哲宗对这种做法不能容忍的时候,他又做了策略的调整,开始采用“盖抹之术”,“深赞元丰”推崇宋神宗的元丰之政,避免旧党人士对王安石理财之术的攻击。同时。在这一时期蔡卞对旧党进行了大力打击,失去理性。 徽宗建中靖国时期,蔡卞遭到弹劾离开中央,伴随蔡京的掌权而再度起用,和蔡京一起继续推行变...
周亮工研究
作者:陈圣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周亮工研究
《礼经会元》研究
作者:韩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叶时  《礼经会元》  《周礼》 
描述:科举考试中的科目,成为“显学”,阐释《周礼》学论著大量涌现,讨论《周礼》之风盛行。与汉唐《周礼》学研究相比,宋代的《周礼》学研究以“论辩”为主,重视《周礼》的社会功用,并出现了“冬官不亡”说。受两宋
陆九渊生命哲学研究
作者:陶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有  创造  生命  时空 
描述:哲学思想称为生命哲学。它不是穷究宇宙的本体,因为有时空的限制,我们谁也无法回到宇宙的尽头去确证宇宙的本源;它也不是论证知识的绝对真理,因为我们无法突破时空的障碍(死亡)去认识知识是什么;它是展向人自身存有的无穷的创造力,去思度存有的意义,以指导人的抉择,最大限度的提升人在有限的时空存有中的精神境界,获得人生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儒家生命哲学产生的背景,界定了生命哲学的定义;第二章重点分析论述了陆九渊的生命哲学思想;三、四章则分别论述了陆九渊及家族在生命哲学下的生活践履。
《周礼》饮食制度研究
作者:王雪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食官  饮食结构  饮食礼制  饮食制度 
描述:考证了相关制度,展示了《周礼》饮食制度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