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06)
报纸(838)
图书(45)
学位论文(18)
会议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44)
地方文献 (183)
宗教集要 (26)
地方风物 (22)
非遗保护 (19)
才乡教育 (11)
红色文化 (9)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4(418)
2012(150)
2011(123)
2010(142)
2009(109)
2006(46)
2004(39)
2000(32)
1996(32)
1995(36)
按来源分组
文汇报(97)
其它(45)
文学遗产(4)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柳州师专学报(1)
中华文学选刊(1)
读读写写(1)
厦门商报(1)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
学术界(1)
人性与人情:《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比较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人性与人情:《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比较
怀古史诗鉴赏之我见
作者:周艳荣  来源:网络财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怀古咏史  北固亭  经验教训  石头城  赤壁怀古  鉴赏  王安石  刘禹锡  辛弃疾  辉煌业绩 
描述: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有数不尽的江山胜迹、风流人物。尽管历史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了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慨叹。于是就出现了
浅说怀古史诗的鉴赏
作者:张德熙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怀古咏史  中国古典诗歌  托古讽今  鉴赏  历史遗迹  刘禹锡  北固亭  历史故事  王安石  赤壁之战 
描述:怀古史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历史故事,古人事迹,历史遗迹等的描述,借以表达作者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从而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所谓"借
汉金文的与承
作者:华人德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文  创作理念  陈介祺  李瑞清  临摹  书法  碑学  气息 
描述:铜器上的铭刻文字作为书法临摹和创作的范本,是在清代碑学书派兴起后,到同光时期至民国间才逐渐蔚为风气的。那时有些书家的创作理念是愈古愈高,如陈介祺、吴大潋、李瑞清等都认为三代金文气息最深厚,学篆书以金文最古妙,秦汉石刻则稍次。
苏轼诗词中的月艺术
作者:邱红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诗  中秋月  诗词  宋神宗  熙宁  人生  词作  王安石  密州 
描述:提起苏轼的中秋诗词,大家最易记起的是那首向来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苏轼自请外任,宋神宗熙宁四年
论王安石史诗的政治内涵和艺术特色
作者:刘成国 李梅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史诗  史诗  政治内涵  政治内涵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描述:表明心迹的自白。
见仁见智 各抒己见——三首同题“史诗”比较阅读
作者:傅望华  来源:写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诗  项羽  乌江  比较阅读  江东  王安石  女词人  杜牧  李清照  作者 
描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确实如此,同一事件,同一现象,作者所选取的角度不同,或是所处的时代不同,或是写作的目的不一样,或是其处境不一样……结果写出来的作品也就立意迥然不同。
“一样心事的为谁”:宋人王昭君诗论析
作者:漆永祥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君出塞  王昭君  宋人  王安石  匈奴  白居易  琵琶  丹青  吕本中  少数民族 
描述: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所谓"四大美女"之一。这四个绝色女子皆因红颜而名传千古,又因同样的原因而坎坷薄命。王昭君因远嫁塞外之"异族",其故事就显得更为凄楚哀怨、动人心魄,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笔下同情落泪、扼腕吟叹的对象。《琴操》载昭君在匈奴心思不乐,乃作《怨旷思惟歌》,但实际是
吴炳的《竹雀
作者:应洁  来源:少儿书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  吴炳  吴炳  表现题材  表现题材      发展史  发展史  画院  画院  绘画  绘画  画家  画家 
描述:花鸟画是宋代宫廷画院绘画的重要表现题材,画院中有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因此,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宋·吴炳·出水芙蓉
作者:刘会彬  来源:雪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南宋的院体花鸟画,大体上继承了北宋和年间,也就是微宗末期的画风:工画写实,生动艳丽:对花鸟形象的描妙入微,真实工致.